陈华民 (右一)查看香菇长势
邵阳新闻网11月12日讯(记者 何杰锋 通讯员 何勤)11月11日,邵阳县河伯乡五皇村,26座标准化香菇种植大棚,整齐地坐落在田野间,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走进大棚,一根根菌棒错落有致地码放在菌架上,静待“花开”。看着一根根即将出菇的菌棒,村党支部书记陈华民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这一根根菌棒,是我们村的致富棒。”
2019年4月,在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帮扶下,五皇村村民委员会独资发起设立邵阳县五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食用菌种植,粮食、水果和蔬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农业观光旅游等项目。前期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香菇种植产业。目前,五皇村建成香菇示范基地15亩,拥有标准化香菇种植大棚26座,大棚面积合计5200平米,种植香菇菌棒13万棒,预计年产值达到220万元。
在中国东方公司的帮助下,为将香菇产业做强做大,五皇村又相继建设了组装式冷藏库、热泵控温控湿式热风烘房,自动真空包装机、全自动装袋机、环保蒸汽锅炉、自动拌料机、自动压扣机等设备,为进一步扩大生产解决后顾之忧,又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通香菇全产业链打造坚实基础。
五皇村农特产品
“土地流转给公司,平常采菇、选菇也有不少收入。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肖玉燕是村里的贫困人口,如今她靠着在合作社工作,收入有了保障,以前脸上常常挂着的愁云如今早已一扫而尖。陈华民介绍,“去年一年,仅村民务工的工资,就发放了20多万元。”
看着香菇产业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带动贫困户和村民致富,陈华民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值了,“五皇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村里人这么信任我,选我当村委会主任,选我当村党支部书记,我就有这个责任带着村里人一起把我们村搞上去,让村里人过上好日子。”陈华民说。
1999年,陈华民在广东东莞做服装生意。2007年,他从广东回到村里,开始担任村秘书,接着担任村委会主任。2014年,陈华民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五皇村香菇大棚
五皇村位于邵阳县与新宁县交界处的河伯岭的林场山脚下,村附近不仅有峡谷瀑布、高山杜鹃,还有独特的济公岩溶洞,周边自然风光秀丽。但长期以来,因地处偏僻,这里的美景一直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五皇村反而因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成了一个省级深度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76户281人。如何改变五皇村落后面貌,让村民尽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成为摆在陈华民和村“两委”面前的首要问题。
除了想方设法发展产业,经过多方摸索、考量和论证,陈华民将目光投向了五皇村的青山绿水,决定走一条“以青山绿水为本,兴生态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方向确定后,陈华军和村“两委”带着全体村民投入到火热的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当中。保护古建筑、开发新景点、传统产业转型、争取旅游项目,一项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如今,五皇文体广场、扶贫基地道路、济公岩景区道路、灌溉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均一一建成。五皇村先后被纳入湖南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
“现在到我们村来玩的人可多了。”村民彭冬国介绍,村里一些原来外出务工的人也陆续回来,在家里开起农家乐,卖些土特产,生意红火得很。
如今,五皇村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特色农产品种植、农家乐、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村,“吃农家饭、品土特产、玩生态游”的一体化旅游服务模式在五皇村悄然兴起,五皇村也正成为邵阳县乡村旅游的一张崭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