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决胜2020•胜绩篇

邵阳县:饮水安全全覆盖 水利扶贫润农家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何杰锋 康雄 戴建明 2020-06-04 08:44

手捧“甘泉”的谢召坤

邵阳新闻网6月4日讯(记者 何杰锋 通讯员 戴建明 康雄)“现在生活好了!有这么好的房子住,自来水管也接到了家里,我们喝上了‘放心水’,再也不用担心天旱了。”6月3日中午,邵阳县黄荆乡大坪村村民谢召坤拧开水龙头,清冽的自来水“哗哗哗”流了出来。他顺手拿起洗菜盆接了一盆水,开始洗菜做饭。

“打我记事起,我们这用水就难,全村人就靠山里几处山泉收集雨水。也打过几口井,但没出水,遇上天旱实在没办法了,就跑到邻村挑水喝,最远还去过谷洲镇挑水,来回七八里都是山路,挑一担水要半天。”提起黄荆乡的“缺水史”,年近80岁的谢召坤记忆犹新。

黄荆乡位于邵阳县中西部,平均海拔600余米,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地表面土壤较薄,泥土下是硬邦邦的石头,很难储存水,种地全靠降雨,季节性缺水问题严重。因为缺水,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

通到家门口的自来水

“我们黄荆乡人吃尽了缺水的苦。”大坪村村民张高娥说,以前种植庄稼完全靠天吃饭。张高娥家在家门口盖了一个蓄水池,主要收集自家屋顶的雨水,过去,这是他们家洗衣和喂养牲畜的水源。但是天旱时,池子里就没水了,她就得出去担水。担一趟水走半小时,来回四五趟才能把家里的大缸填满,一家人省着能用五六天。

村民们长期用水困难,存水的大缸和扁担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家什。该乡大付村民伍分良介绍,村里过去有一口公用水井,是村里唯一的饮用水源。丰水期,村民们可直接在自家门口水井取水,每到旱季,经常出现水量不足的情况;下雨过后,井水随之变得浑浊,村民们饮水安全缺乏保障。

如何解决农村存在的饮水难问题?修建供水工程是关键。2014年以来,邵阳县扎实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行动部署,将其作为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来抓,用最强的力量、攻最难的堡垒,共投入7.44亿元,严格按照“三化”要求高标准完成农村饮水安全项目466处,新增农村受益人口64.345万人,实现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

大塘垅水厂

随着黄荆乡大塘垅、青山等水厂的建成,黄荆乡村民的期盼,实现了。

2018年5月23日,黄荆乡大坪村最后一截水管拉通,村民谢召坤拧开水龙头,看见自来水喷涌而出时,他用双手捧了一口尝了尝:“这水真清、真甜呀,挑了一辈子的水,往后不用肩挑背扛了。”

“现在乡里水厂、蓄水池、塘堰都有了,种的庄稼有保障了,再也不用担心天干和井水断流了。”张高娥也表示,尽管现在不缺水了,但大坪村村民们还是保持着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淘米水用来浇菜、洗菜水用来冲厕所,“虽然水费便宜,但节约是美德,浪费要不得。”张高娥笑着说。

随着,一项项水利工程已全部完工,一条条灌渠蜿蜒延伸,一股股清泉流进农家……走进邵阳县的镇乡村组,处处都能感受到水利扶贫带来的新变化。

目前,邵阳县已实现村村户户通水,全县农村人口饮水全覆盖。同时,该县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定期开展水质检测,水质达标率明显提升,群众的爱水护水意识也进一步提高。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