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建动态

邵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特色亮点 | 正身率下奋进新征程

来源:邵阳石榴籽 作者: 2023-05-11 08:58

为有力促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和民族乡民族村创建工作指导,实现示范先行、上下同创,共创共建、互帮互建的目的。邵阳市建立市领导联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制度,市领导率先垂范及时联系、指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果显著,对全市创建工作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2022年1月,邵阳市委民族工作会议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邵阳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迈入快车道。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作出系统性布局,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全力塑造邵阳市民创工作的新优势、新动能。《邵阳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实施方案》统揽创建工作全局,凝聚各方力量、统筹协调,推动形成共建共创的创建工作大格局。《邵阳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创建和教育基地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4年)》促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落实落地落细;《邵阳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创建时间表,明确责任单位落实责任人,确保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有序推进。

领导先行、高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片

严华同志在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调研

邵阳市出台《关于建立市领导和市民委委员单位联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制度》,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家19位主要领导联系、指导20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覆盖全市除双清区以外的12个县市区,涵盖所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示范区(单位)及1个示范景区。

市委书记正身率下,联系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把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融合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过程,推动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联点市领导不定期深入示范区(单位)开展工作,通过指导创建工作,帮助联系示范区(单位)理清工作思路,制定措施办法,督促落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各项任务。通过解决创建难题,协调示范区(单位)和市直相关单位之间关系,切实解决他们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出席重大活动,同步开展党的二十大宣讲、民族政策法规宣讲等,增强影响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民心。自制定联系制度以来,累计开展各类调研座谈、指导创建等工作等51次;走访慰问2次;落实创建经费340余万元;硬化村组道路5.1公里;协助召开湘窖百亿产业园建设现场推进会;完善示范区(单位)基础设施;解决改厕、电路、少数民族员工食堂等民生问题6起。

图片

华学健同志在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调研

齐心协力、与民共创,绘就邵阳民族团结新画卷

坚持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引导学校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全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各民族群众共享、共庆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增进各民族群众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欣赏,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加强文旅融合,助力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全市有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个少数民族过半县,15个民族乡。市领导联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中,有6个民族乡,1个示范景区,占市领导联系单位的35%。文旅融合发展既能够推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够通过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情感桥梁,奠定文化基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邵阳市第一届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补齐硬件设施短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深入推进民族院落建设,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实现各民族和谐融洽、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确保创建工作有平台、有实效、有成绩。

提升服务效能,主动作为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湖南蓝印花布文化有限公司、湘窖酒业、邵阳经开区九兴鞋业3家企业作为新创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纳入市领导联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名单。市领导组织召开湘窖百亿产业园建设现场推进会,了解企业扩产能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排忧解难,并为企业解决3万元创建经费;指导湖南蓝印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以蓝印技艺体验馆、农耕文化传承馆、“民族团结一家亲美美与共万象新”主题文化教育展厅、蓝印成品展示厅、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厅、孵化创新车间等系列展馆为主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馆建设,并为其解决50万元相关经费;为邵阳经开区九兴鞋业解决少数民族员工食堂建设并提供1万元资金支持等。

着力基层建设,筑牢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屏障

市领导联系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中,有7个乡镇(街道)、5个村(社区),占市领导联系单位的60%。市领导深入了解为民办实事、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集体经济发展、驻村帮扶等工作,结合社会治理六项重点工作指导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大力发展产业,助力新宁县月汉村发展脐橙产业,打造“百里脐橙连崀山”产业、解决邵东市九龙岭镇改厕、电路改造等经费40万元、为隆回虎形山瑶族乡落实民族发展资金40万元、为大屋瑶族乡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经费56万元,硬化村组公路5.1公里等助推乡镇“五小”设施建设、红色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确保各族人民安居乐业。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耀邵阳

当前,全市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6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12个、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58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个。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打造“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为公共交通服务的示范样板、民族团结教育的移动阵地,并在全市所辖9个县全部开通“民族团结号”公交专线,形成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一张新名片、新品牌。同时,还将在主城区建设2个主题公园、1个主题广场、1条主题大道、1座主题雕塑、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主题教育馆和16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教育基地等。为生活在这片热土的51个各民族群众,640万邵阳人民共同描绘民族团结进步的耀眼新画卷。

邵阳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等文件的要求,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围绕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主题,把握创建方向、突出创建主题、深化创建内涵,奋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聚力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邵阳篇章。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