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元钱打火机说起》
4月20日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又重磅推出
《1元打火机,如何做到20年不涨价?》
坚持通过创新研发走在行业最前沿,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勇立潮头
科技创新,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能压减成本。集纳调火环、气箱阀等30多个零部件,涉及火焰控制、点火强度等多项精密工艺……1元打火机售价虽低,技术含量却不低。2009年,邵东6家打火机出口企业和5家配套企业“抱团取暖”,在政府牵线搭桥之下,携手组建了集打火机研发、注塑、检验、销售于一体的电气集团。2018年,邵东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0多家打火机龙头企业基本完成自动化改造。过去工人们捏着镊子、攥着钳子昼夜三班倒,如今12道工序全部实现自动化,这让每个打火机的人力成本从0.1元降至0.015元。俗话说,针头线脑,积少成多。微利产业近乎极致的成本控制,映照着中国制造的盈利能力、发展潜力。
和高铁、盾构机、超级计算机等大国重器一样,饱含创新元素的牙刷、纽扣、打火机等,同样是了不起的中国制造。相关产业或许体量不大,但不少已成为扎根本土的制造业单项冠军。它们是关键技术的“攻坚者”、产业链安全的“维护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是中国制造基本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历程带来深刻启示:坚持通过创新研发走在行业最前沿,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勇立潮头。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制造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接续创新、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中国制造的前景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