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2月16日讯(记者 高笛)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公安及各类媒体机构的大力宣传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熟知,防骗措施人们也知道了不少。但是,很多老年人对此类犯罪的认知仍然存在不少误区。
中老年人这个群体,因为岁数较大,记忆力、智力、思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最重要的是,老年人对新鲜事物了解不足,特别是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了解欠缺,这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被骗较多的原因。与此同时,该群体因为前半生的职场打拼,往往积累了一定的家庭财富,如此之下,他们便成为一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青睐的对象。这样的人一旦被骗,一辈子的积蓄就会付诸东流。
警方从侦查角度将电信网络诈骗归为四十多个大类、一百多个小类。这种种诈骗手段,对人们心理的利用也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贪、怕、慌、缺、善几类,稍微不注意就会中招。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时,电话是经常用到的工具,犯罪嫌疑人往往冒充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冒充各级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的客服以及其他各种身份,来进行诈骗。
老年人如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应第一时间报警,发现相关线索要及时通知警方;要积极参与并帮助身边人,在全社会形成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