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文动态

用非遗之美浇灌精神文明之花!邵阳这样做→

来源:邵阳日报 作者:欧阳德珍 李玲 2024-06-28 15:59
近年来,我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持续加强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资源转化应用,使一大批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绽放出耀眼的时代华彩。


大祥区蔡锷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非遗剪纸进乡镇,指尖传承别样红”活动


统筹保护传承 延续文化精髓

我市坚持“整体性、特色化”两个保护相结合,让非遗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得到新发展。设置了隆回县北部花瑶文化保护区、城步苗族自治县苗族文化保护区、绥宁县侗族文化保护区等多个整体性非遗文化保护区域。

同时,我市积极探索非遗的特色化保护方法。利用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乡村非遗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塑造“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特色品牌。隆回县滩头镇着力打造“年画小镇”,城步大力建设“油茶文化产业园”,邵阳县开发“蓝印花布文旅小镇”等等,全市已建成非遗馆、传习所、体验中心、生产性保护基地等各类非遗场馆24个。

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省级非遗项目53项,市级非遗项目88项。

广泛开发应用 传播时代文明

我市坚持将非遗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时代文明实践、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全市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非遗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全市已开展各类活动20000余场。我市通过“三下乡”、强基工程等活动,将非遗送到群众身边——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开展宝庆大戏台“周末剧场”惠民演出活动,让群众过上“非遗文化周末”。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绥宁县举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活动,让全球游客共享非遗盛宴。

我市不断拓展非遗对外传播渠道,促进文明交流互鉴——邵阳花鼓戏、祁剧、宝庆竹刻、蓝印花布等多次受邀赴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参加文化交流。今年5月,省级非遗项目宝庆烙画亮相“2024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

创新融合文旅 赋能经济发展

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纽带,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我市将非遗与文化产业、文创融合、乡村振兴、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等结合起来,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

我市以建设非遗工坊为抓手,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湖南蓝印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蓝印花布产品进行创新,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金福元武冈卤菜非遗工坊、城步苗族自治县苗绣文化开发有限公司、隆回县滩头镇星琳纸文化有限公司等众多非遗工坊盘活文化资源,打造出非遗特色产业。隆回县研发的“画语滩头”“花飞花瑶”等系列文创产品,5年带动近10000人就业,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城步汀坪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城步油茶与乡村振兴结合,发展“两茶”产业,年产值达3000万元,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

我市积极推动“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精心打造城步六月六山歌节、绥宁四月八姑娘节等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非遗文化节会活动,带动旅游经济大发展。2023年城步在六月六山歌节的撬动下,全年接待游客355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7147亿元。隆回县以“花瑶呜哇山歌”“花瑶山歌”等为基础打造“湖南非遗音乐会”,已连续举办5届。该县还以非遗为核心要素建成旅游景区4个。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