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用心用爱救人育人——记邵阳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彭泽顺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林玲 2021-08-23 11:53


彭泽顺在辅导学生。

邵阳新闻网8月23日讯(记者  林玲)8月22日,走进教师彭泽顺的家中,“全国优秀教师”“邵阳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证书挂在墙上,赫然醒目。“他是最棒的老师,是令人尊敬的榜样。”这是他教过的学生对他的评价。

弃医从教

胡山界村是城步苗族自治县茅坪镇最贫困最偏僻的村落,此地远离集镇,山高路险。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教育严重落后,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仅有27%,而青壮年文盲率高达80%。

因学生少,学校条件艰苦,没有教师愿意来此任教。1978年2月,无奈之下,村干部找到彭泽顺,请他到学校当教师。而年轻的彭泽顺,凭借祖传医术,是当时茅坪镇有名的赤脚医生,行医收入可观,一家人的日子过得还算宽裕。如果弃医从教,不仅工作会更加辛苦,而且家庭收入也会大幅减少,面对这样的情况,彭泽顺陷入两难。但看到村干部恳切的目光,想到村里无书可读的孩子们,彭泽顺最终还是决定弃医从教。他说:“清贫不要紧,只要孩子们有学上,亏了我一家,幸福全村人。”

为了让村里每个孩子都能上学,彭泽顺不辞辛苦,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动员家长送孩子上学。在彭泽顺的努力下,胡山界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最终达到100%。

救人育人

在交通落后的胡山界村,教科书的运送是一大难题。作为当时学校里唯一的教师,运书的任务自然落到了彭泽顺肩上。在一次运书过程中,彭泽顺从拖拉机上摔下悬崖,摔断了右手,在昏迷中还不断念叨着“书不能丢”。苏醒后,彭泽顺强忍着剧痛,艰难地找回散落在山坡上的课本。次日,家里人让他住院治疗,但他担心会影响学生学习,于是自己用草药进行治疗,强忍伤痛,连续坚持左手执教11周,从未耽误学生一节课。

教学39年来,彭泽顺爱生如子。学生小陈因右腿重度脓肿,她的父母在外打工,家距校有2公里山坡路,无法上学。彭泽顺得知后,早晨背她上学,下午送其回家,免费为其采药敷药直至痊愈,这一坚持就是34天。

一次,彭泽顺为了救助吃蘑菇中毒的学生一家4口,他来不及和家人打招呼,一路小跑翻山越岭赶到学生家中,找草药、煎草药、喂药,忙乎了一天一夜,直至他们全部脱离危险。结果半夜下雨,他家晒在外面来不及收捡的谷子被大雨冲得七零八落。

学生小萍,家庭特别困难,患病骨瘦如柴,彭泽顺四处为她求医问药,后来终于治愈。彭泽顺把自己孩子的衣物送给小萍,并辅导她学习,教育她,人穷志不能穷,努力学习,将来一定有出息。后来小萍上了大学,现在长沙工作。每逢教师节,小萍都会给彭泽顺发微信问好,春节回家也总会第一时间来看望他。

多年来,彭泽顺利用自己的医术特长,无偿为学生治病累计达8000余人次,其中有3名学生、3位家长在他手中度过了危险。家长们都说:“把孩子交给彭老师,我们一万个放心。”

尽责兴校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彭泽顺说。多年来,彭泽顺利用休息时间到大山中挖树苗、找花草,义务为学校植树栽花。为学校砌墙,挑来泥沙维修校舍、厕所屋顶瓦面,屡次从山中砍来南竹给校园筑起围栏,彭泽顺默默就干起来。学校改造时,资金短缺,他又将自己建房用的红砖、水泥、木料、瓦片无偿捐献给学校……彭泽顺把学校当作自己家一样来爱护和管理,令人肃然起敬。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