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邵阳新闻网讯 (记者 邱文丽)9月29日,“砥砺奋进的五年”邵阳市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第八场,邵阳市卫生计生委对外发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邵阳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邵阳市卫生计生工作坚持以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为抓手,扎实稳妥推进卫生计生各项惠民工程顺利开展,全力打造健康邵阳,各项卫生计生工作成效显著。
医疗资源配置日趋优化,医疗服务质量和能力全面提升
这五年,邵阳市加快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步伐,抓紧抓实了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如:市中心医院第三住院楼、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综合楼、附属第二医院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市中心医院东院、市应急备灾指挥中心建设进展顺利,今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市第二人民医院搬迁江北项目、市中医医院肿瘤综合楼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到位,年内可以开工建设等等。截至2016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由2012年的 6775家增加到7545家,增长11.4%,其中三级医院由2012年的2家增加到了6家;二级医院由2012年的25家增加到了55家,增长120%;特色专科医院由2012年的3家发展到了14家。全市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由2012年的1.68万张增加到2016年的3.50万张,增长108 %;卫生技术人员由2012年的1.87万人增加到4.08万人,增长118%。3092个行政村卫生室推进规范化建设。同时,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五年来,集中培训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2600多人次,选派300名乡镇卫生院医疗骨干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培训乡村医生达 25185人次。利用省级资金和地方资金,5年来共推荐培训 680名青年参加本土化乡村医生培养,乡村医生空白村或断层的严重问题得到逐步缓解。目前,我市城市居民15分钟、农村居民30分钟可到达的就医圈基本形成。
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邵阳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从2012年第一批试点开始,分批逐步推开,2016年10月,实现市、县公立医院改革全覆盖,全市34家公立医院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目前,全市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取得新突破。坚持以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坚持以急慢分治为方向,构建分级负责,分级诊疗的医联体模式。试点建立重大疾病急慢分治医疗服务网络,推动县乡村一体化医疗共同体发展。
公立医院控费提质发生大变化,一方面,通过改革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促进医院和医生自觉调整结构,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控制医疗费用。全市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由2012年的25元下降到2016年的21.7 元。另一方面,通过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减少医疗成本。
预防为主方针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基本公卫服务站上了新台阶,到2016年底,全市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由2012年511.1万份增加到640.1万份,建档率提高16%。健康扶贫工程取得了新进展。这几年,卫生计生部门在健康教育与促进、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重点场所卫生监督、病媒生物防治等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做出积极贡献。并在疾病预防控制实现了新突破、妇幼健康促进取得了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