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控疫情——邵阳在行动

讲述 | “外卖小哥”朱雄杰:让一线同事吃上热饭是最开心的事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 2020-03-04 21:58

我叫朱雄杰,今年32岁,是大祥区城北街道办事处党政综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主要负责街道办事处统筹协调、资料汇总、防疫物资分配等工作。1月27日开始,我有了一份兼职,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为驻守在6个社区监测服务点的同事送盒饭,成了同事们口中的“外卖小哥”。

为一线同事送上热腾腾的饭菜1月26日起,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奋战在仙人井、向阳街、遥临巷、北正街、临津门、西外街6个社区,并分别在各社区设置了监测服务点,开展排查工作、处理居民反映的问题、为进出居民测量体温。

疫情形势的严峻,让坚守一线的同事们感觉肩上责任重大。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很多同事都顾不上吃午餐,甚至有时一天都没有吃上一顿热饭。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街道办事处负责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的工作人员,为同事做好后勤支援工作,责无旁贷。不能让一线的战士饿肚子,于是我主动请缨,为同事们送盒饭。

1月27日,是我为同事们送餐的第一天。比往常早到食堂30分钟,戴着口罩、手套的我,与街道办食堂的范师傅一起为同事们打包饭菜、装盒套袋。清点完毕后,已经11:40。随后,我开启了兼职的送餐历程。

我到的第一个社区是仙人井社区。当时,正在监测服务点执勤的周哥拿到我送上的盒饭时,很是开心。原本想换班时再去吃饭的他,看到我送上热腾腾的盒饭那一刻,激动得对我连说:“谢谢!谢谢!”。他说天气再冷、工作再辛苦,可是在看到这热腾腾的盒饭时,心里暖和了,工作劲头更足了。

之后,我又依次到遥临巷、北正街、临津门、西外街、向阳街社区,为坚守岗位的同事们送上饭菜。一趟下来,6公里路程花了二十来分钟。

随后的几天,我对送餐工作越来越熟练了,送餐的份数也在慢慢增加。6人、12人、20人、30人,包括部分社区工作人员在内,最多的时候我送了60多份盒饭。刘姐多点打茄子,张姐多些香干……同事们喜欢吃什么菜、饭量有多大,我渐渐了如指掌。

尽管有时觉得很赶,也有些累,但是每次看到同事们取餐时的笑容,我觉得所做的一切很值。让一线同事吃上热饭成为我最开心的事,把这份工作做好的决心也更加坚定了。很快,我也变成了他们眼中的“最帅外卖小哥”。

两次迟到的盒饭

1月28日,已连续下雨4天了。这天需要派送的盒饭多,有40余份。为了能让同事们尽快地吃上饭,我选择了一次性派送,不用来回往返。

为了防止饭菜洒出来,我便用腿夹在脚踏板两侧将饭盒固定。雨有点大,我只能尽量用雨衣遮盖住饭盒。行驶途中,雨斜飘在脸上,视线也变得模糊起来,骑行一段路程就需要停下来,擦掉脸上的水珠再继续前行,这样一趟下来,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比以往要多。 尽管我小心翼翼,但途中还是出了小意外。在一个路口,车一滑差点摔倒,把车扶正后我立即查看盒饭有没有受损。揪心的是,还是有几份盒饭洒了出来。好在当时离食堂没多远,返回街道办将盒饭补上后,我又急匆匆地出发了。紧赶慢赶,我还是迟到了15分钟,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衣裤全湿了,口罩在滴水,好在送过去的饭菜还温热。

2月12日,我在处理好自己手头上的工作时,已经是11时40分,匆匆赶到食堂,范师傅已经将盒饭打包清点装箱完毕了,由于时间紧迫,我便开始送餐。可是到北正街社区时发现少打包了一份,原来,刘姐原本准备自己回街道办事处吃饭,但临时接到社区居民的电话需要去处理事情了,她便又报了餐。现场的同事们说,刘姐早上因为赶着帮社区居民购买物资,早餐都没来得及吃上。自责之余,我又回到食堂重新打包了一份。结果,自然是又迟到了一次。

家的温暖

母亲今年63岁了,去年父亲因病去世,我成了她唯一的依靠。今年春节,单位考虑到母亲需要照顾,此前安排我在1月24日(大年三十)值班,值完班后我就可以好好陪陪母亲了,母亲也很期待。

不料疫情来袭,我们需要全体上班。当我和母亲说要提前上班而不能陪她时,她表示支持并再三叮嘱我要注意安全,但我还是从她的眼里看到了失落。

自上班后,早上7时出门,晚上20时回家成了我的日常,而等待我回家成了母亲的日常。

2月11日晚上23时,值班同事反映办公室停电,我立即赶到现场并联系了电力部门处理。办公室恢复供电后,已是第二天凌晨。走在回家的路上,细雨蒙蒙,有些寒冷。快到家的时候,我发现家里的灯还亮着,母亲还在等着我回家,感觉鼻子有点酸。

随着社区志愿者的加入,我要送餐的份数也不断增加。同事们心疼我,从2月17日起,在社区驻守的同事开始轮班到街道办食堂取饭。于是,我结束了兼职的送餐任务。但抗疫工作还在继续,帮同事搭建新增服务点的帐篷、做好物资采购确保防疫物资充足,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春天已经来到,相信离疫情结束应该也不远了吧!到那时,我想回家亲手为母亲做顿热腾腾的饭菜。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