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控一线

邵阳县人民医院:与病毒赛跑,星空下的“追阳人”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郑雯 吴新华 2022-10-29 09:48

邵阳新闻网10月29日讯(通讯员 郑雯 吴新华)你可能听说过追风少年,可你听说过“追阳人”吗?三年疫情,产生了这样一个新名称。“追阳人”初听之下,颇有侠客的感觉,但当你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后就明白,他们行如风、快如剑,他们就是揪出为祸人间的病毒、守护一方居民健康的“蒙面”英雄。

有人闻“阳”退避三舍,她们却向“阳”而上

金秋十月,原本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理应充满喜悦,可疫情突袭,给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10月15日晚,全城拉响疫情防控警报。做为邵阳县抗疫尖兵,邵阳县人民医院快速反应,立即召开疫情防控部署紧急会议,护理部急需派出一支采样队伍。当工作群的消息一出,报名者络绎不绝。血透室护士陈冬丽第一个给护理部副主任杨文艳打电话,申请前往一线。杨文艳考虑到她家里两个孩子还小,这又是一支风险很高的“追阳”队伍,要她慎重考虑,可陈冬丽没有丝毫犹豫,坚决要求加入,她说:“这是一个党员的使命”。简单的一句话,表现出了大大的决心。10月17日晚,陈冬丽带领一支由36名护士组成的“追阳”小分队一头扎进了疫情重灾区。到达指定地点,简单的整理之后,她连夜组织队员进行穿脱防护服、手卫生、核酸采样等培训。每一项操作、每一个步骤,不厌其烦地重复再重复,力求让大家的身体形成记忆,做到自然而然的正确防护。

一种必胜信念,她们在星空下追“阳”

所谓追阳,就是核酸混管检测结果异常时,要立即将混管对应的人全部找出来,并重新进行单管采样复检。

当白天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夜晚就是“追阳”人的战场,这是一场人与病毒的赛跑。早一分钟锁定阳性人员并管控,就会避免让更多的人被感染。所以她们必须争分夺秒,第一时间迎“阳”而上。在快速、高效、精准的工作背后,是这群人从黑夜到黎明的坚守。夜幕下,她们像一个个小精灵,疾速前行,穿行在大街小巷,尽管有时候因为厚厚的防护服以及过度的疲劳,她们的步履略带蹒跚,但却从未停止。

一种责任使命,她们坚守“疫”线从不言退

做为“追阳”队的领队,陈冬丽比其他队员的睡眠时间更少,往往在大家小憩的时候,她还要向领导汇报工作情况,统计采样数量。陈冬丽说,疫情开始的头两天,“追阳”任务相当重,她们整夜整夜没有合眼,吃饭从来没有准点过,都是匆匆扒两口完事。老车站的候车室就是她们休息的地方,帐篷、地铺、长凳都是她们的床,特别困的时候,很多人往凳子上一躺,扯上一把垃圾袋盖身上就睡着了,还有队员困得坐着就打起了鼾声。

在核酸检测结果没有出来的白天,她们还要负责所在区域的全民核酸采样,虽然已是十月,白天最高气温仍有30度,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太阳下步行,常常汗流浃背,面屏上的雾气模糊了视线,很多姐妹在爬楼的时候总是摔倒。当夜晚降临,气温骤降,没地方洗澡,湿了的衣服还穿在身上,冷风一吹,队员们冻得瑟瑟发抖。然而这个时候,真正的战斗才刚拉开序幕。

“接单了”,10月23日凌晨,一道指令发来。“大家带好采样物品,三分钟后门口集合”,陈冬丽在群里发出命令。队员们怕耽误时间,其实早早就都穿好了装备随时待命。

“半夜电话打不通,敲门没有反应,有些群众特别不配合,很不情愿开了门后,一肚子怨气,对工作人员进行指责,埋冤不该大半夜来采样,”陈冬丽有点无奈地说。每当遇上这样的情况,她都会安慰受了委屈的队员,与采样对象进行沟通,宣讲政策。她说到最后,大家基本都能心平气和配合并理解。“还有一次,我们‘追阳’追到了乡下,晚上路况不明,道路坑坑洼洼,车辆颠簸得特别厉害,大家因为连续的奋战很疲劳,每个人都出现了晕车现象,有些人因为不适想呕吐,可是穿了防护服,她们只能靠意志强忍着。等到了目的地,大家来不及缓解一下不适,几乎是跌跌撞撞地奔向目标家里。大家真的特别辛苦,可是到现在,没有一个人提出提前退场。”说到这里,陈冬丽有点哽咽,因为连续熬夜,她的眼睛有点浮肿,可却能清晰地看到她眼里的光与坚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她们平时都是很普通平凡的护士,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地三班倒,被一些人喊着“服务员”。她们普通得被大多数人忽略,她们的职业也很少被人重视。可三年疫情当中,正是这众多的“平凡”,扛起了重大的责任。她们的巾帼风采在全国各地展现,她们从平凡化身为天使,她们用瘦弱的肩膀担起生命的重任。在夜深人静的街道上、空旷寂寥的乡路上、村庄昏黄的路灯下、酷暑难耐的阳光下、寒风阵阵的雨夜里都有他们负重前行的身影。

她们,是抗疫的中坚力量;她们,是指引生命前行的灯塔。或许,她们在现在及以后,依旧默默无闻,不为人知。可你与家人的安康,是他们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用生命守护!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