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0
星期天
天气多云
抗疫日记
“叮铃铃”,凌晨5点的闹钟声,准时叫醒了我。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起居,把自己收拾妥当后,我又穿上志愿服去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对我来说又是平凡而特别的一天。
今天,全区启动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天有点冷,不变的地方,不变的群体。经过了今年4月份那轮疫情的历练,现在的我对志愿服务已经轻车熟路了。来到社区,来不及和同事们打声招呼,喷洒消毒水、穿戴好必要的防护装备,我就和“大白”、“小红”、“小蓝”们来到了北塔区新滩镇街道新渡社区核酸采样点,开始“上班”。我仍然负责维持检测秩序,一次次解答居民抛来的各种疑问、一次次提醒大家保持2米线距离、一次次让检测更加有序和高效……
战“疫”路上,身边总有一份份爱、一点点感动温暖相伴。望着整整齐齐的长队,里面有襁褓中的孩童,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坐着轮椅的群众,大家戴着口罩,按照2米线的规定间隔距离,安安静静地站着,随着队伍缓缓向前移动,没有抱怨、没有争吵。我边登记边和老人说:“80岁以上的可以不用到采样点来排队社区可以安排人上门采样的。”但老人们都一致拒绝了,甚至有拄着拐杖的老人言辞凿凿地拒绝道:“我们虽然80多了,但只要还能动绝不给社区添麻烦,你们也有家也不容易。”一直在想,疫情前社区邻居不认识几个,通过两次疫情封控,社区里的邻居们都非常熟悉了,而且互助有爱,亲密无间。
一声熟悉的“妈妈”,打断了正在思考的我。定睛一看,是我母亲带着孩子排队等待做核酸,远远看到了我,孩子立马认出,他没有哭闹,也没有让我抱他,而是远远地给我比了个爱心,那一刻,心里真不是滋味。是的,家人的理解,正是我坚持下去最大的动力。也许是因为我,我家除了母亲因为帮我带孩子,我的父亲、爱人、哥哥、嫂嫂全部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大军。因为,我们都知道,舍小家顾大家,才能让我们的美好家园早日恢复往日繁华。
这次疫情,我很庆幸自己成为火线作战的“守关人”,和医护人员以及其他志愿者们一道,不眠不休守护着这座城,让更多的人不再被恐惧笼罩,也感谢家人们的理解与支持。我没有“最硬的铠甲”,更不觉得是在“逆行”,但在我眼中,家在这里,心就在这里,一个志愿者的职责与岗位,就在这里。我想这就是我做志愿者的初衷吧!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不需掌声,不需鲜花,更不需要报酬,未必光芒万丈,但始终温暖有光。
(作者:邵阳市社会养老保险服务中心 王朝辉,朗读者:邵阳综合广播 曾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