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汛一线

最是风雨见初心——新邵县大新镇党员干部鏖战防汛前线纪实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石洁 2024-07-04 15:40

邵阳新闻网7月4日讯(通讯员 石洁)“接上级预警通知,我镇发生地质灾害风险极高,请所有干部立即前往大会议室参加防汛抗灾紧急会议……” 7月1日,这一紧急会议通知,拉响了新邵县大新镇防汛抗灾集结令。

大新镇地处山区,今年已经历多轮强降雨,累计降雨量极高,最大小时雨强超过100毫米,土壤含水量饱和,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极大,随时可能出现山体滑坡、公路垮方等地质灾害。6月中旬以来,新邵县大新镇遭遇罕见强降雨,道路垮塌、民房倒塌、庄稼被淹、通讯基础设施受损……最是风雨见初心,该镇党委、政府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以“雨”为令见行动,“汛”速响应显担当,党群连心,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

接到上级的防汛抗灾预警消息后,大新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执行防汛应急预案,落实靠前指挥AB角制度,党委班子联点地质灾害隐患第一线,通过电话调度、前往一线统筹指挥,所有党员干部下村组织协助村干部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好,你们密切关注水位上涨情况,一定要确保群众安全,我马上过来!”7月2日凌晨,镇党委书记陈康接到华新村驻村干部曾鹏打来的紧急电话后,立即赶赴现场,到河边查看水位情况。看到河水汹涌上涨,陈康要求驻村干部、村干部立即挨家挨户转移河道周边群众,同时详细了解华新村的塌方数量,对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

自强降雨发生以后,大新镇通过村村响广播强降雨天气严峻形势,党员干部主动冲锋在前,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防汛抗灾工作合力。驻村干部、村(社区)干部第一时间前往地处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的村民家中,逐户排查并及时上报转移情况。通过干部组织协助,邻里互相帮扶,成功转移所有群众。

7月1日下午,大新社区驻社区干部罗先明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开展逐户走访时,发现村民周柱清住房后面有山体滑坡迹象,而他仍在家中居住,存在极大安全隐患。镇社区干部嘱咐老人有事可电话联系社区干部,社区会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老人这才安心转移。此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大新镇紧急处置公路垮方、山土滑坡331处,设立800余块警示标牌,紧急转移群众61户222人。“幸好你们干部及时要我转移,我到现在还后怕,我的屋前全塌了。”7月1日晚,紧急转移并成功避险的三门滩村村民刘英秀拉着驻村干部张业的手,感激说道。

7月2日,三门滩村谭山坑出现严重塌方,道路交通完全被阻碍,张业紧急组织村“两委”、村中党员对滑坡路段进行抢修,经过紧急抢修,道路成功被打通,能容纳行人以及摩托车通过。当天,双龙村所有出村道路多处塌方,均被阻断,村“两委”紧急组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抢通对外联系通道。同时,该村通过24小时不间断巡逻守护道路交通安全,确保每一处垮方、每一处滑坡都设立警示牌、警戒线。由于处置及时得当,大新镇此次强降雨未因灾伤亡一人,126处公路塌方路段均得到及时抢通。

此次强降雨过程,大新镇22个村(社区)均有不同程度受灾,其中6个村(社区)出现供水问题,影响群众安全饮水6000余人。大新镇紧急安排抢险资金和生活物资,在每村(社区)设置临时救助点,并安排了相关负责人,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党员干部、志愿者第一时间了解群众所需,统筹上报,积极协调,及时把救灾物资送到群众手中。目前,大新镇防汛抗灾进入了灾后恢复重建阶段。

下一步,大新镇党委、政府将继续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持续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预防“滞后性”、次生灾害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设平安大新、和美大新。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