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午,北塔区田江街道丰江社区二组,82岁的刘群英在家门口悠闲地散步。“你去打疫苗了吗?”她一边问着街坊,一边抬起自己的左手臂高声道:“我前几天刚打完,以后出门,就放心一些了。”
在北塔区,符合接种条件的18岁以上人群中,有8.55万人完成了新冠疫苗第一剂接种,完成任务率100%;在12-17岁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中,有1.1万人完成了第一剂接种,超额完成任务。接种速度领跑全市。
通过疫苗接种构筑群体免疫屏障,是抢占疫情防控主动的重要一环。怎样在病毒没有到来之前,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最强的保障“植入”这道无形的屏障?北塔区用实际工作成效为我市各地疫苗接种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两张“作战图”破解资源之困
辖区仅84.4平方公里的北塔区是我市面积最小的县区,没有一个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区域内医疗资源紧张,医疗人才相对匮乏。3月初,我市启动18-59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后,北塔区委、区政府率先动员,快速反应,通过对现有人力资源的高效整合,制定出“疫苗接种”与“外围保障”两张“作战图”。建立镇街道卫生院与村医队伍接种岗位“内循环”,构筑起村-镇(街道)-区三级联点网格保障机制。
“当时,区委、区政府班子一致认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疫苗接种工作,这样才能减少感染风险,让工作重心更好地回归经济建设主阵地。”北塔区副区长张亚云说。
咬定目标,乘势而上。北塔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主动提高疫苗接种任务量,并不断将市里规定的任务完成时间节点往前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自我加压,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全区坚持日通报、日排名、日调度,层层压实责任。各级干部职工走村入户、全民动员,开展最大范围的宣传引导。
3月17日起,分设在各个镇街道、村级卫生服务中心的44个疫苗接种岗位与市级接种点同步接种,区域内所有医护人员按照统一调配,在完成常规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在各接种点轮岗值守。常规接种点由5家增加到7家,接种台由10个增加到18个,接种量由3500剂次提升到5500剂次。辖区内每个接种点都可获悉其他接种点的疫苗库存数量,确保信息共享,高效运转。
从“要我接种”到“我要接种”
建立群体免疫屏障,为了人,依托人,难点也在人。
新冠疫苗推出后不久,很多老百姓担心副作用会影响身体健康,不愿接种,甚至也不让家里人接种。更有些人认为,自己不经常出远门,没有接种疫苗的必要。居民对新冠疫苗的认知不足,制约着接种任务顺利推进。
为了打消群众顾虑,北塔区疫苗接种工作启动后,区委书记肖平带队前往北塔街道卫生院接种疫苗,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接种。一份份倡议宣传、一条条疫苗接种信息通过“村村响”广播、手机微信、入户走访,来到老百姓身边,让大家的信心更足、顾虑更少。
田江街道丰江社区通过号召乡贤、大学生和热心居民组成“丰江管家”志愿服务队,主动配合村医上门为年老群众进行接种前后的健康监测工作。同时,该区还派出党员服务队为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接送体检、健康筛查等服务。
北塔区卫健局党组书记唐小海介绍道,除了常规宣传外,该区还巧妙利用外地发生疫情的宣传节点,加大新冠疫苗接种宣传。“宣传的次数多了,大家慢慢都认识到新冠病毒的可怕性,自愿来接种的市民越来越多。”
从“要我接种”到“我要接种”,一条环环相扣的宣传消除了百姓对疫苗接种的模糊认知。在各接种点,结伴打疫苗的“老年团”多了起来,外地回邵的市民主动排队接种。12-17岁青少年疫苗接种工作启动后,全区仅3天就完成了第一剂接种任务。
以时间换时间用效率赢效率
与病毒赛跑,谁越早建立免疫屏障,越赢得先机。
一人一剂,“飞针”下去,只要两分钟。但组织发动、健康筛查、留观、异常情况处置等各个环节却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万一接种队伍中有人发热怎么办?如果接种后有过敏反应怎么办?疫苗供应不上怎么办?这么多人在短时间内完成接种,一个小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变成大问题。”北塔区疾控中心主任赵娜说。
怎样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稳中快进”?北塔区的办法是“以时间换时间、用效率赢效率。”即通过延长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时间,来缩短完成疫苗接种任务的时间;通过提升疫苗接种相关服务的工作效率,来提高疫苗接种总体效率。
为了确保疫苗不断供,工作人员经常通宵达旦值班,无论市里取苗通知多晚,都会在第二天6时前,将疫苗分配到各接种点;为了摸排应接未接人群信息,各镇(街道)、村(社区)干部放弃周末假期,加班加点、逐户走访排查,核对信息;疫苗接种医护人员常常因任务重来不及喝水、上厕所。通过牺牲个人时间,为群众争取了更多疫苗接种时间;为了让接种群众严守疫情防控秩序,工作人员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
“我们辖区有6万多人,排查出符合接种条件的4.04万人,目前接种了第一针的有3.38万人。但我们的干部就只有几十个人,这5个月来,每天统计信息都是几百条上千条。除了端午节当天放假,大家都没有休息过一天。”北塔区状元洲街道主任孙凯波说。
北塔区街道卫生院的疫苗接种员许可,连续值班注射近万次,大拇指常常因注射频次过高无法弯曲。他坚持在值班之外,还给小儿进行普通疫苗接种。“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责任。第二剂次接种,如果安排我值班,我依然会认真坚守岗位。”她说。
截至8月15日晚,该区新冠疫苗第一剂累计接种人数达9.6万人次,完成任务率100%,排名全市第一。下阶段,该区将继续主动攻坚克难,以更高的效率完成第二剂疫苗接种任务。(邵阳日报记者 马娟 通讯员 阳立峰 许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