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校长何先舟:书写 “农村教育旗帜”传奇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黄彬 2018-11-05 10:59

在美丽的新宁有着一个和“崀山”一样美丽的传闻:新宁的基础教育县城看“解放”,乡村看“高桥”,高桥的教育质量连续十四年获得佳绩,誉为乡村教育“永不褪色的红旗”。作为旗手的何先舟更获同行敬佩、群众点赞!他的优秀事迹入编大型报告文学集《烛光颂》和党刊《邵阳工作》杂志,并在省市网络媒体上刊登。

以“爱国之心”引领学校发展,树立乡村教育旗帜

见过何先舟的人都说,他没有哗众取宠的高论,只有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干劲。“党和国家把这个担子交给我,我就要用心去做,像呵护自己生命一样去做!”何先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担任高桥镇中心学校校长以来,一直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实行高效、规范、精细化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前茅。小六毕业质量检测,高桥镇中心学校3个年度获得全县一等奖,5个年度获得全县二等奖。2011至2018年小六毕业单科评价8人获全县一等奖,10人获二等奖,16人获三等奖。2011至今有16位老师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有163篇教育专著及论文获县级以上奖励,在《时代中国网》、《湖南教育新闻网》、《邵阳日报》、《邵阳工作》杂志等各大期刊上刊登的教育报道达300多篇。以过硬的教学质量和良好的社会评价赢得了新宁人们无愧的赞誉------“城区有解放,农村有高桥”!被县教科局领导赞为“新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

以“以德树人”带领团队建功立业,实现学校“三级跳”

2015年新宁县人民政府对全县300余名校长进行量化考核评选6名优秀校长,何先舟高票当选。教科局对他的获奖评语是:他以“做人诚、做事实、思维细、管理精”夯实了新宁农村小学教育的一个标杆,创造了新宁教育创合史上的“高桥速度”。之前的高桥镇六所学校教室陈旧、设施缺位、场所不齐被领导叹为“高桥硬件不硬、软件很硬”;如今高桥镇拥有标准化中心小学1所、完全村小3所、教学点1所,另有甘家小学正在筹划异地搬迁。2015年高桥中心小学实施整体搬迁,总投资近2000万元,工作难度大、任务重、时间紧。为了办理相关手续,何先舟不厌其烦地找部门领导审批报告,他先后去了国土局15次以上,去了环保局20次以上,向主管教育的副县长汇报工作不下20次。从办理设计、招投标等手续到7月18日围墙动工,整个酷热难熬的暑假,他没有休息一天。他和承建方一起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精神,“大雨大干、小雨小干、晴天猛干”,创建了7天1层楼的新宁建筑奇迹。市合格学校验收评估团对高桥中心小学的创合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县教育局局长在全县创合格工作大会上高度赞扬了高桥镇的创合工作,并称之为“高桥速度”。

留守儿童教育、写字教学、养成教育是“质量兴校特色办学”是高桥的三大品牌教育。何先舟提出把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教材和写字教学结合起来,走向了一条规范、有序、持续的管理大道。学生会写一手漂亮的字、会读传统文化、会说乡土资源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教育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孩子。”2014年9月以来,何先舟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多渠道引进资金,对全镇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进行帮困助学活动。高桥镇烟草公司、长沙市芙蓉区育才二小、省福彩中心、省电视台等先后筹捐80多万元。这些捐资助学活动,力度大、影响广,得到政府、社会、家长的高度评价。

“爱国主义精神是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核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决定于有信心、有精神、有目标的新一代。为牢固树立学生志存高远、为党和国家建功立业的目标,何先舟亲自担任“高桥镇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身先士卒带领干部群众从思想上决定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认真做好自己热爱的教育工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学生的一生发展、为民族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在他这种精神感召下,学校2017年评为“邵阳市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在文化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方面成绩卓越,《崀山报》、《邵阳城市报》、《邵阳新闻网》等相继进行了专题报道。

捧出一颗心来,不带走半点泥土!何先舟以高度的党性原则、深厚的爱国情怀和执着的敬业精神,砥砺精气神,在自己挚爱的事业上发光、发热,践行了一个党员入党时的誓言、实现了一个校长对群众的承诺。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