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7月31日讯(通讯员 卿丽蓉 梁玉霞)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公布省级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名单,洞口县凭借其在扩资源、提质量、强保障等方面的扎实举措与显著成效成功入选。这不仅是对洞口县学前教育发展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该县在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的道路上迈入了省级重点探索与实践的新阶段。
精准发力,筑牢普惠根基
近年来,洞口县始终将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多措并举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财政投入持续加力。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拨款制度,确保普惠性幼儿园(含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运转有保障。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补充的经费保障体系,重点支持农村薄弱园改造与城区普惠学位建设。实施普惠性民办园生均补助政策,按每生每年600元标准落实经费支持,近三年累计发放补助超2500万元,有效提升民办园参与普惠服务的积极性。
资源供给优化扩容。为优化扩容学前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布局,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扩容提质”工程,累计投入1.492亿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新建花古街道幸福幼儿园,拟实施县幼儿园整体搬迁,拟建设文昌街道、雪峰街道中心幼儿园,实现乡镇公办园100%全覆盖。创新推行“公办园+社区托育点”服务模式,新增普惠学位1200个,有效缓解城区“入园难”。同时,通过新建、改扩建及小区配套园治理等举措,切实保障更多儿童在家门口“上好园”。
师资队伍提质培优。完善幼儿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施名师名园长“双名工程”,通过定向培养、公开招聘等方式补充幼儿教师286名,储备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40名。构建“省—市—县—园”四级培训体系,年均培训教师300人次。成立县域学前教育教研共同体,建立城乡结对帮扶长效机制,开展“科学保教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通过园长论坛、教学观摩、保育质量研讨等多元形式,推动学前教育内涵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市级学前教育骨干教师4人,市教育能手3人,市保教工作先进个人3人;县级骨干教师21人,县教育能手8人。
管理机制创新完善。深化幼儿园管理改革,探索集团化办园、城乡结对帮扶等模式,推动优质资源共享,推行“核心园 + 成员园”集团化办学模式,组建4个乡镇幼教集团,辐射全县165个行政村。盘活农村闲置校舍资源,改建村级幼儿园16所,打造“家门口的好幼儿园”。
保教质量全面提升。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加强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指导。成功创建了1所省级游戏试点园, 2所市级自主游戏示范园,3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12所县级自主游戏示范园,8所县级示范性幼儿园。2023年,该县成功举办全市幼小衔接教学研讨会暨展示活动,选送的三个游戏案例在省级游戏案例评比中荣获优秀;组建10人的兼职教研员队伍,开展教研活动20余次。
实验先行,探索发展新路
成功入选省级实验区,洞口县迎来了深化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新机遇。未来,该县将聚焦关键领域,勇于探索创新。
健全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细化政府、家庭、社会在普惠性学前教育成本中的科学分担比例,探索可持续的经费保障模式,切实减轻家庭负担。
强化动态价格调整。研究建立更加科学、透明的普惠性幼儿园收费动态调整机制,兼顾办园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
深化内涵质量建设。以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加大教研指导力度,推广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全面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和科学育儿水平,实现从“有园上”到“上好园”的跨越。
完善督导评估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监测与督导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地见效,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洞口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入选实验区既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全县将以此为契机,凝聚各方共识、稳步探索实践,全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质量优良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用心用情答好“幼有所育、幼有优育”的民生答卷,让洞口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