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资江河畔,晨练的市民李先生发现人行道上的井盖出现破损。他掏出手机,打开“邵阳城管”微信公众号,轻点“随手拍”功能上传照片。不到两小时,市政维修人员就完成了修复。李先生感慨地说,“现在动动手指就能解决问题,我们普通市民也成了城市管理的参与者。”
“以前等公交像开盲盒,现在提前三分钟看车辆定位再出门,时间掐得比闹钟还准。” 王女士点开手机里的公交APP,眉眼间满是笑意。
这样的智慧生活场景,早已融入邵阳市民的日常。近年来,邵阳以推动数字化发展为引擎,推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全面升级,从“随手拍”秒响应的全民共治,到实时公交、智慧政务等便民应用,千年古城正借数字浪潮焕发新生。随着文明城市创建与智慧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数字红利”化作触手可及的民生温度,一幅科技赋能、文明共建的城市发展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全民共治,数字绘就文明底色
走进邵阳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城市运行的各项数据。2367个智能摄像头和589个物联感知设备,如同城市的“神经末梢”,24小时守护着城市的每个角落。
值班员轻点屏幕演示:“占道经营、垃圾堆积等12类城市问题,系统识别准确率超95%,一旦发现异常,预警信息会立即推送至处置终端。”
科技赋能之外,更有全民参与的温度。“邵阳城管”微信公众号的“便民服务”板块,已成为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绿色通道”。市民发现井盖破损、下水道堵塞等问题,只需掏出手机“随手拍”,上传位置与照片,后台便即刻启动“接单-派单-处置-反馈”闭环流程。更贴心的是,市民可随时通过平台查看案件进度,还能对处置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
这种“科技监测+全民监督”的创新模式,让城市治理既有“千里眼”,更添“顺风耳”。家住双清区的李阿姨养成了新习惯:晨练时随手拍下周边需治理改善的地方,如今小区周边环境肉眼可见地变美。数据印证着治理成效:过去一年,数字城管平台通过智能设备、信息采集员、市民上报等多渠道,累计采集城市管理问题34.01万件,结案33.98万件,结案率高达99.91%;12345政务服务热线985条工单实现100%办结,市民回访满意度100%。
如今漫步邵阳街头,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少了,整洁有序的便民疏导点多了;破损的路面井盖消失了,平整如新的设施带来稳稳的安全感。数字技术与市民力量的深度融合,正为这座城市绘就文明底色,让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化作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图景。
智慧惠民,数字点亮美好生活
在邵阳,一部手机就是开启幸福生活的“万能钥匙”。从新生儿出生“一件事”联办,到退休手续线上办结;从预防接种证明掌上申领,到农村建房电子证照“一键直达”,1600余项政务服务通过“湘易办”APP实现指尖秒办。市民王女士为孩子办理预防接种证明时惊喜发现:“不用跑卫生院排队,填完信息不到5分钟,电子证明就发到手机里,还附带了科学育儿指南!”
作为全省“一网通办”试点,邵阳市数据局将13.54万条政务事项全部“搬”上云端,在“湘易办”邵阳旗舰店打造14个特色服务专区。邵阳县塘田市镇的肖先生通过系统提交农村建房申请,足不出户就拿到了全市首张电子证照:“以前要跑国土、住建等5个部门,现在在家就能搞定,还能实时查看审批进度!”如今,“湘易办”日均访问量稳居全省第二,真正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数字惠民的触角延伸至城市的每个角落:小程序、APP上实时显示的公交车车辆位置,上班族出门再也不用“开盲盒”;医院、酒店等场所实现“一码通行”,扫码即可完成挂号、入住、登记等流程;12270个5G基站织就全覆盖网络,3248个行政村告别网络盲区,偏远乡村的农产品也能畅销全国。
社会治理同样充满智慧温度。“雪亮工程”的高清摄像头织就立体化防控网,应急指挥系统能在突发灾害时快速调度资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办结率高达98.61%。
文化生活也因数字技术焕发新生。智慧文旅平台整合全市文博场馆、景区景点资源,推出VR云展览、沉浸式剧本游等新潮体验;古籍数字化工程让千年文化瑰宝触手可及,市民通过手机就能欣赏珍贵文献。在邵阳,数字技术不仅是便捷工具,更成为提升生活品质、增强幸福感的温暖力量。邵阳正以数据共享为引擎,推动数智技术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数字红利润泽千家万户。
点“数”成金,千年古城乘"数"而上
资江潮涌,激荡创新活力;古城焕新,书写数字发展新篇。
走进邵阳经开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华为、网易等20余家龙头企业串起“算力+应用”全产业链,新型显示、数字文创等产业集群蓬勃生长,2024年园区总产值突破50亿元,成为驱动城市转型的“数字引擎”。
东亿电气自主研发的“打火机行业智能管控平台”在2024年“数据要素X”湖南分赛中摘得省级三等奖,展现邵阳企业的硬核实力。
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191.91亿元,同比增长21.9%;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服务业增速达24.9%,营收4.05亿元。19个新项目开工建设,6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85.4亿元招商引资吸引17个亿元级项目落地。146家“四上”企业与50家龙头企业,共同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传统产业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焕发新生。湘窖酒业的智慧车间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窖池温度,让千年酿酒工艺实现精准控制;连泰鞋业的“数字工人”24小时柔性生产,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0%;宝庆煤电依托5G+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运维效率大幅提升。全市4.6万余家企业“上云”、3800余家企业“上平台”,9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化转型标杆。
邵阳市数据局推动5亿余条政务数据共享,整合240余项资源打造金融科技引擎;中联云港绿色数据中心619个高密机柜高效运转,为湘西南提供强大算力支撑。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产值达394.8亿元,同比增长9.23%,15个重点项目入选市级建设清单。
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数字链”串联起传统与未来,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跑出令人瞩目的“邵阳速度”。站在新起点,邵阳正以昂扬的姿态,拥抱数字时代的无限可能。
从数字治理到数字惠民,从数字赋能到“点数成金”,邵阳正以数字化建设为笔,融入城市文明。当夕阳的余晖洒在资江水面,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崭新的姿态拥抱数字时代,让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数字与文明相得益彰,绘就智慧城市建设的美好新图景。
(作者 周超 张育溪 王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