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古韵民风,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盛夏时节,走进城步苗族自治县汀坪乡蓬瀛村,远山叠翠如含笑、春水绿波映小桥的村寨,在眼前呈现。
蓬瀛,来源神话传说中的仙山蓬莱与瀛洲,后比喻人间仙境。坐落在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金童山脚下的蓬瀛村,东伴十万古田,西靠绵延青山,村民绕田垄而居。
近年来,蓬瀛村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文旅产业、深化乡风文明建设,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我们蓬瀛村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到我家,要走陡峭的细窄田间路,没得半小时上不来。”村民何华胜居住在半山腰,以往上山下山诸多不便,“现在,你看水泥路都通到我家门口了。开车上来,几分钟的事。”
蓬瀛村紧邻广西桂林,是红军长征进入邵阳的第一个站,有红军司令部旧址、苏维埃政府旧址等红色旧址遗迹。近年来,蓬瀛村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做好做优‘旅游+红色文化’融合文章,全面挖掘红军长征过蓬瀛历史故事,收集了红军长征经过蓬瀛村留下的文物、图片近百份,成为了邵阳市党性教育基地、湖南省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传承基地。
同时,蓬瀛村因地制宜发展峒茶、油茶、百香果、罗汉果、黄桃等特色产业种植。目前,蓬瀛村已经开发了苗乡七彩灯笼泡椒、蓬瀛牌莲子等系列农产品,有乡村民宿、农家乐等10余家,并推出“生态旅游+研学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路线,成立城步融旅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辐射带动,村民人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
随着收入的提升,各家各户的生活也愈发和美。村民袁能斌家的小院,干净整洁,充满了温馨的乡村气息。闲暇时他与妻子在家看看电视、浇浇花,日子过得安逸舒适。每当家里来了客人,他都会拿出全家福展示:“我们家又添了一口人,是个小孙女。最近还买了老年代步车,屋子也重新装修了,比以前敞亮多了。我们俩还成了红色讲解员,给来参观的人讲发生在蓬瀛的红军故事。现在蓬瀛人气旺了,来的人也多了。”
群众生活好了,精神文化需求也高了。蓬瀛村高度重视文明实践阵地规范化建设,先后建设了公共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成为了开展活动、传承优良家风阵地。
白天,孩子们在书香浓郁的农家书屋沉浸知识的海洋,大人在田间地头耕耘希望;夜晚,灯火辉煌下,歌曲悠扬婉转,广场舞蹁跹跃动,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社科知识普及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明的唤醒。
每逢节假日,蓬瀛村民族舞蹈表演队、蓬瀛小调表演队等就会在村文化广场自发组织精彩纷呈的活动——文艺演出、移风易俗小戏小剧、广场舞展演等,不但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还有力推动了文明乡风在群众当中的广泛传播。
村民苗韵是一名蓬瀛小调表演队的一员,村里组织的大小活动她几乎都参加。“我家种了5亩多地,还有能卖钱的黄桃、杨梅,吃穿都不愁,晚上跟姐妹们跳跳广场舞、唱唱歌,日子滋润得很。”苗韵说,“村里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了,路边都有花池,村道每天被清扫得干干净净,我们村真是一个和谐宜居的好地方!”
同时,蓬瀛村探索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好公公”“好婆婆”“好媳妇”“好男人”等活动的评选,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引领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为了更好地弘扬文明新风,村党支部结合实际把抵制高价彩礼、邻里互助等文明新风写入《村规民约》,并在村内文化墙、宣传栏上进行永久性张贴宣传,引导村民争做新时代文明人。
干净整洁的乡间小路、精致温馨的农家庭院、丰富多彩的文化墙、清幽静谧的文化长廊……文明之风,正在这座小村的青山绿水间轻轻吹拂,村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今年5月,蓬赢村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这个荣誉是对我们村多年来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激励。”蓬瀛村党支部书记、村长袁能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依托村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丰富乡村文化活动,相信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蓬瀛一定能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