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10月3日讯(实习记者 杨艮春 通讯员 陈湘林)“在‘廉洁单位’创建工作中,邵阳县坚持‘求真、做实、创新’的原则,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主线,在宏观布局上坚持‘三个导向’,在工作推进上坚持‘三不’一体,在督查考核上坚持‘三度’标准,在创建管理和后续管理上坚持‘三级’预防,创廉活动有序有力有效开展。”日前,市政协副主席、邵阳县委书记蒋伟在接受采访时说。
蒋伟介绍,邵阳县在谋划布局上,突出“三个导向”,激发活动源动力。突出政治导向,坚持创建的先进性和示范性标准,建立分级分类联系指导制度,县级领导带头联系指导创建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从问题着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出结果导向,以逆向思维反推创建活动开展,建立评级淘汰机制,防止创建走形式。
在工作重点上,坚持“三不”一体,提升活动承载力。加大处置力度,活动开展以来立案22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9人,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出台《脱贫攻坚六个一律十个严禁》《优化营商环境十条禁令》等关键领域、重要事项的一系列禁止性文件,完善制度体系,堵住制度漏洞,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加强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利用“莲湖公园”宣扬廉洁文化,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在督查考核上,坚持“三度”标准,增强活动生命力。“廉洁单位”有没有生命力,不仅要得到组织、服务对象和广大群众的认可,更要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邵阳县始终把创建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创建的检验标尺。运用各类媒体多形式、常态化、高密度宣传报道,高效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有效提升创建知晓度;梳理9项活动载体,确保创建人人有任务、个个有责任,有效提升创建参与度;公布监督举报电话与单位创建承诺,建立整改反馈机制,聘任特约监督员评议创建效果,有效提升创建满意度。
在创建管理和后续管理上,坚持申报提醒、评级淘汰、摘牌警示的‘三级’预防。在申报之初,讲清“廉洁单位”是一个动态概念、创建永远在路上的道理;申明“廉洁单位”的牌匾是金字招牌,但绝不是护身符、保险箱。根据创建单位的创建实效予以分级,分别给予绿牌、黄牌或红牌:对创建标准坚持较好、创建基础不断夯实、创建质量不断提高的,发出绿牌,在评估考核或复核验收中予以加分;对创建意识滑坡、创建质量下滑,给予黄牌警告,责令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者发出拟取消创建资格预告;对出现违背创建标准情形或问题的,发出红牌,并取消其当前创建周期的创建资格。对创建成功的“廉洁单位”,在下一个周期的创建验收年进行复核验收。经验收通过的,继续保留“廉洁单位”牌匾;未通过复核验收或在复核验收前出现问题的坚决予以摘牌警示。
蒋伟表示,“廉洁单位”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项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邵阳县在巩固“廉洁单位”创建工作中,将坚持“四个”结合,推动各项工作朝着更高目标全面提升。
把创建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执法,提振投资信心,营造风清气正的经济发展环境。
把创建和选人用人结合起来。落实激励措施,在创建工作中发现和识别干部,对创建成功或表现突出的单位干部要高看一眼,优先提拔重用,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把创建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围绕决战脱贫攻坚最后任务,按照“五个清零”要求,以护航脱贫攻坚行动为抓手,解决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把创建和加强社会治理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做实做细日常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制度执行监督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依法有序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