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圳灌区作为全省第四、全市目前最大的灌区工程,设计灌溉新宁、武冈等西南五县市53.56万亩农田,受益人口100余万,对促进灌区粮食稳产增产和农村饮水安全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日前,市大圳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拥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开展“廉洁单位”创建,是该局党委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更是灌区现代化建设安全的紧箍咒、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的助推器。
自“廉洁单位”创建以来,该局紧扣实际、注重实效,通过“试点摸索、全面铺开”的方式,围绕创建“廉洁大圳”这一主题,扎实开展“五个强化”工作,推进“廉洁单位”创建走深走实。目前,该局机关及二级单位均实现“廉洁单位”创建全覆盖,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良好干事氛围。
强化制度意识,打造灌区新形象。今年5月,该局新一届局党委班子上任以来,以巡察整改为契机,以“廉洁单位”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树牢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增强“大圳人”集体观、荣辱观,大力弘扬“大圳精神”。先后修订完善了《邵阳市大圳灌区管理局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水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19个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和权力运行,推进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坚决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强化主体责任,双管齐下不松懈。该局坚持以上率下,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党委(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把“廉洁单位”创建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落实、检查、考核,做到双管齐下共同发力;黄拥军多次带队到各二级单位督导“廉洁单位”创建工作,局党委班子成员每月下基层督导一次;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每旬到基层管理所定期检查,全局廉创工作从机关到基层实现全覆盖。
强化思想教育,培育清廉价值观。该局利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互联网、宣传栏(墙)、专题学习会、党建廉政知识抢答赛等形式,组织学习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同时,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市纪委监委典型案例通报、全市党员干部警示教育读本《身边的警钟》、全市水利系统发生的腐败案件等,通过多手段全方位高频率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广大干部职工形成不敢腐的震慑和不想腐的自觉。
强化底线思维,严把“三个安全”关。该局党委积极配合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水利局纪检监察组,对局二级单位进行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督查;组织工作专班对全局水利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对2 座小一型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约谈和通报。该局对于5 万元以上的工程项目,严格落实局务会、党委会民主集中决策机制,邀请纪检监察派驻组全程跟踪监督。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制度和招投标制度,落实项目法人制、工程合同制、工程监理制,确保灌区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资金安全、人员安全。
强化工作实际,多点发力抓创建。在推进“廉洁单位”创建工作过程中,该局党委不搞统一模式,引导各单位与日常工作任务有机结合,确保实效。如局机关推进“党建智慧书吧”和廉政文化墙建设,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东风水利工程管理站通过“廉洁单位”创建,把风险防控工作关口前移,推进水库除险项目加固施工;红星水利工程管理站在机关办公区和主干渠红星渡槽等显耀位置进行廉洁文化宣传。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黄拥军表示,党风廉政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深化“廉洁单位”创建,重点抓好东风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廉洁建设、“十四五”规划期间大圳现代化灌区建设、灌区廉洁文化建设、“廉洁单位”创建验收、惠民利民等“五大工程”。同时,进一步探索创新“零距离”监督方式,设立派驻工地纪检监察员,进驻工地开展“全天候”监督;进一步铆紧“廉洁大圳”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的结合点,发挥大圳灌区水利优势,助力脱贫攻坚。为大圳灌区现代化建设注入“廉动力”,为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廉洁之水”,确保100万灌区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赵点 陈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