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4月4日讯(通讯员 张祺琦 石雅娜)苍松翠柏映忠魂,春风化雨寄哀思。4月1日,共青团大祥区委联合邵阳市大祥区第一中学,组织百余名师生赴邵阳市革命烈士纪念公园,开展“缅怀先烈志,共铸中华魂”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
下午两点,烈士纪念碑广场庄严肃穆。师生代表手执白菊整齐列队,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启祭扫仪式。全体人员垂首默哀一分钟,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英烈致以最深切的缅怀。
活动中,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深切感受到先烈们为国捐躯的壮烈情怀和崇高精神。学生代表肖琇元发言,她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把先烈的精神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把“责任”二字镌刻进成长的年轮。她号召同学们以青春之名承诺:继承先烈遗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实践教育环节,邵阳市革命烈士纪念公园原园长邹志平带领同学们走进红色记忆深处。“这座墓碑下安息着人民音乐家贺绿汀,他在抗战烽火中创作的《游击队歌》,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奔赴战场。”
站在邵阳籍烈士纪念墙前,邹园长动情讲述:“‘红军儒将’袁国平,皖南事变中战斗至最后一刻;‘铁甲将军’姚喆,曾率部参加平型关大捷;还有巾帼英雄雷瑜,为掩护同志转移壮烈牺牲时年仅23岁......”随着讲解,一幕幕革命先辈前仆后继的场景在同学们眼前浮现开来。
据悉,大祥一中已将“行走的思政课”纳入德育体系,通过建立校外红色教育基地,开发《邵阳红色记忆》校本课程,让爱国主义教育可触可感。正如学校党总支书记毛力强所言:“我们要让青少年懂得,纪念碑不仅是瞻仰的丰碑,更是精神的坐标。当孩子们能把贺绿汀的琴声、袁国平的家书真正装进心里,红色江山就永远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