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农业种植书籍的游长春。
在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龙头村里一个小山下,坐落着一栋漂亮的小洋楼,门前有着一池荡漾着碧波的池塘,洋楼的周围果树环绕,果树中间还夹杂着一些蜂箱和运动设施。走进小洋楼,客厅里、卧室里,甚至厕所里都堆满了书籍,而且都是一些农科方面的书籍,沙发上一位中年男子十分拿着智能手机一直不停的“滑”着。男子正在用手机上网,看的也是农科类的网站。
这个人就是龙头村的一个普通农民,游长春。
基地大棚外景。
村里新建的健身设施。
勤奋上进为民办实事
游长春今年53岁,1995年入党至今已有19年了,从最初的发展“巨峰”葡萄到现在的“大棚反季节草莓基地”,一步一步走来,其中的汗水和辛酸他自己最清楚,他说支撑自己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的应该是他对农业种植的兴趣和好胜要强的性格。
1998年的时候,游长春听说浙江宁波有一种“草莓反季节促成栽培”技术。只在听说有一名老乡在那边的情况下,就带着200元钱,几件衣服踏上了去浙江宁波的火车,到了宁波,很长一段时间游长春都没有找到那个传闻中的老乡,因为语言关系,跟当地的种植户也无法交流,别说学习新技术,连生活都是个问题了。就在游长春准备放弃的时候,他遇到了来自新邵的一个同乡,在这名热心的同乡家中住下,当起了“学徒”。他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工作7、8个小时,边做边学习,最终将这门技术学习到手,每当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游长春都觉得是“万幸”。
但是,说游长春只是农民,这大家伙儿一定不同意。为改变乡村的面貌,为新农村发展建设,游长春多次捐款捐物,与乡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干部一道,积极奔走于市、区有关部门,为乡村争取项目。坚定不移地响应区、乡党委、政府的号召,在生产发展中努力奋斗、大胆创新,成为大祥区乃至邵阳市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近年来,他所在的板桥乡龙头村及周边的立新村、桥头村等七个自然村先后被确定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游长春总是说,作为现代农民,光靠勤劳还不够,必须要有四种意识:一是要有科技意识,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不然就会被市场淘汰,无法获得好的效益;二是要有产业意识,1亩地产3万,那30亩呢,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形成产业规模;三是要有市场意识,因地制宜,根据周边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四是要有超前意识,现在休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城市扩大,百姓没有好去处,假日休闲时只能往农村走,娱乐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才是硬道理。
游长春家随处可见的专业书籍。
游长春荣获“全国劳模”
科技带动新农村发展
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现任山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盛茂林曾经说过:“游长春既有传统农民的勤劳,又有现代农民的科技头脑,是我们新型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作为新型农民,游长春一直坚信只有新科技新发展才是硬道理。他每年花在购买农业种植资料书籍上的钱超过3000元钱,并且每天坚持7、8个小时的学习阅读时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从2012年游长春有了智能手机后,他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因为他学会了用手机上网搜农业种植方面的资料,这是很多同龄的“读书人”也是做不到的,更何况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为此,游长春十分不好意思的说:“每次我用手机上网搜资料,上微信的时候,我女儿都说我好潮啊。”
作为大祥区农业12396农业技术免费咨询专家,游长春在全市范围内无偿举办了上百次农业技术学习班和无偿发放大量技术资料。他几乎每天都接到咨询技术的电话,或被邀请到现场指导农户。引进梨、葡萄、草莓、柚子等新品种二十余个,新技术十余项,每一个新品种或新技术的应用,都能给农户带来亩增千元以上的收入。牵头成立了大祥区春满园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给更多农民群众带来更大的实惠。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大祥区有上千农户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全区的特色水果产业也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游长春常常说:“我是党员,光自己致富还不行,得想办法让乡亲们也富起来。”他组织农户们参观和外出考察学习,开阔农民的视野;每到自己的产品成熟季节,举办“现场观摩会”,组织全区爱好种植且生产条件的农户到他的基地现场参观品尝,甚至邀请本村一些种植爱好者自费到山东、浙江、河北、广西等地参观学习。
1996年,游长春被评为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被共青团湖南省委、省科技厅评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曾当选为湖南省第十届、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并先后被评为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
游长春在进行节水微喷。
目前,游长春基地总面积达到1800多亩,大力推进从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发展。94年开始,就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草莓种植第一户”,带动了周边几十户农户种植草莓,2011年开始,游长春开始试验“大棚反季节有机草莓立体栽培”技术,这项技术将以前的一亩7000株苗增加到现在的一亩14000株苗,使土地更合理的利用起来,产量也大大提高,同时也填补了邵阳市立体栽培领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