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控疫情——邵阳在行动

讲述 | 支援黄冈护士田倩:酸甜苦辣的滋味 都是回忆里的感动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 2020-04-01 07:57

我叫田倩,今年26岁,邵阳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请缨成为了湖南支援湖北第二批医疗队队员。3月22日,我和战友们回到家乡集中休整;3月24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卫健委邀请市区一家米粉店,为我们制作了原汁原味的正宗邵阳米粉。嗦到在黄冈心心念念的米粉时,乡愁在那一刻得到完全释放。

用餐后回到房间,看到窗外的家乡风景,我落泪了!驰援湖北这55天的经历,如电影镜头一般在我脑海中一幕幕划过,那是一种很奇特的感受,酸?甜?苦?辣?我分不清楚,体会了才知道,这或许就是回忆的味道吧。


离乡逆行,去守护那方土地

还记得告知家人我要去湖北支援的时间是1月27日(正月初三),离开邵阳赴黄冈的前一天。

往年过年我都在值班,从没有好好陪过家人,今年好不容易到我轮休可以一家人团团圆圆了,我却告诉他们我要去抗疫最前线支援,爸爸从头至尾都沉默着假装看电视,妈妈说:“怎么生了个这样的崽,哪里危险往哪里跑。”

但爸妈最后还是理解我、支持我,让我能全身心投入战疫中去。不在市内的男友听到这个消息后以为自己听错了,我反复和他说了三遍,他却说大过年的别开玩笑。接受事实后,他立马开车回来陪我去采购物资,一路上嘴里那句“能不去吗?”没有停过。

临走时,爸妈没有来送别,听妹妹说妈妈哭了,她说从小到大没有看到妈妈哭过。我听到这些话时,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然后抬头望了望天,决心丝毫没有减弱:我是去完成我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使命,去守护那方土地。 

1月28日到达黄冈,已是晚上11点。许多志愿者为我们搬运行李,酒店的房门为我们打开着,桌子上放着新鲜的水果和热腾腾的饭菜,黄冈人民的热情消散了我对这边一切未知的紧张情绪,缓解了我一路舟车劳顿的疲惫。

经过2天的培训,我们前往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开始治疗和护理病人,生疏的环境、陌生的团队、紧缺的医疗设备,一开始曾让我们步履维艰。在隔离病房里,我们一般都是8-10小时不吃不喝,大家的脸被护目镜压破了几层皮,而且护目镜一旦起雾,在病房里犹如睁眼瞎,什么也看不清;口罩的绳子勒着耳朵时间久了,双耳像刀割一样的疼,而口罩如果没戴好容易下滑,会增加感染风险;防护装备从里到外得穿好几层,穿梭在各个病房,里面的衣服基本都是湿透的。期间,也有战友因缺氧、脱水、低血糖而不适,但大家从不叫苦叫累,只为了让这座城市尽快恢复原来的繁华与热闹。


战疫点滴,始终彼此温暖

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我一开始是在南一栋东六区护理患者。2月14日,我被分派到已开科的湖南ICU病房开展护理工作。ICU收治的患者都是高危患者,看到病人憔悴的脸庞、苍白的嘴唇,我的心情十分沉重。

最难忘的一个班是驰援湖北黄冈的第24天,也是我在湖南ICU工作的第7天。我那天的上班时间是13:30-18:30,但下班回到房间吃饭时已经22:00多了,我却心情飞扬。

那天上班时,22床的叔叔开心地告诉我,他能从床边走到门口了,他非常感谢我们湖南队所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顾。他说,每次医护人员喊他叔叔时,都听着特别甜,让他感觉很温暖很亲切,战胜病魔更有信心了。

24床的爷爷,我连续护理了他4天,目睹了他的神志从模糊到浅昏迷再到醒过来的过程。那天,他只吃了两口粥就睡下去了,呼叫他也没有回应。医生说,长时间营养跟不上,抵抗力上不去,病情也很难好转,如果他还吃不下东西就要插胃管,胃管要从鼻腔一直插到胃内,至少55cm,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

为了避免增加他的痛苦,我想把他唤醒起来进食。于是,一有空就会去拍拍他叫叫他,说一些鼓励的话试图把他唤醒,但似乎没有什么效果。当我准备下班时,又不死心地跑过去,一边拍他一边说:“爷爷,爷爷,醒来啦,别睡啦,起来吃饭啦,喝不喝水哦?”忽然,他点了点头,我顿时欣喜若狂,立马又跟他说:“爷爷,那你把眼睛睁开好不好,吃点东西好吗?”他又点了点头,但是眼睛还是紧闭的。我把他的床头摇高,先是给他喂了点水,看他吞咽良好,就把煮得很透的面条热好,一点一点喂给他吃。过了一会,他的眼睛终于睁开了。那一刻,我不禁潸然泪下。

这些天里,我从没有因离别亲人身处异乡哭过,也没有因条件艰苦哭过,却因这个陌生的爷爷醒过来了而不由自主地流泪了。当战友熊曼走进来,看到24床爷爷醒了,她也很激动,对我说:“我来喂吧,你快下班吧,拖班拖了这么久了。”我拒绝了,我想好好享受一下那一刻的喜悦,我一口一口地喂着,爷爷一口一口地吃着。那时我在想,其实幸福很简单,只要病人好,就是我们医务人员最大的幸福!


温暖和感动的时刻还有很多:23床的爷爷神智清醒了;26床的奶奶可以喝粥吃面条了;17床的爷爷能自己吸氧,无需呼吸机辅助了;5床的阿姨可以转普通病房了;每天练太极的爷爷出院时,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有战友身体不适,总有许多人挺身而出自愿替换……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泪水继续奔跑的人。在黄冈的每个日日夜夜,我心里燃烧的可能只是星星之火,但需要时,可以是火把,照亮患者、温暖病人。  


回家路途,泪水从未停过

在黄冈的这些日子,想家时只能忍住泪,望窗外。2月14日,是我和男友第一个不在一起过的情人节,我俩原说好2月20日登记结婚的,但我忘了这回事,而他没有埋怨过,也从不给我压力。他说等我回去,每天都过情人节。这是我听过最动听的情话。

以前,我从没有领悟过余光中先生诗词中的乡愁,而这次我却有了自己的乡愁。驰援黄冈的第35天,吃到了来自湖南的白菜苔,我异常感动,那是乡亲们冒着大雨采摘过来的绿色蔬菜,也是家乡的情怀啊。

我们从黄冈凯旋的那天,是3月22日,我记不清流了多少次泪。“虽未谋您面,但我记得您!”“感谢毛主席家乡的人!”“春风十里,只为送您”……警车开道,的士车并排守护,黄冈人民一路相送。

看到许多人哭红的双眼,我好想为他们把眼泪轻轻擦干;看到坐在轮椅上相送的老爷爷,我好想和他道一句保重身体;看到一路挥旗相送的人们,我喊得最大声的是:谢谢你们,谢谢!

回到邵阳时,仍是警车开道,红鹰特骑当护卫,家乡人民夹道相迎,高声欢呼着,我看到了人群中许多熟悉又亲切的面孔……最高礼遇的欢送、迎接,这一路,都是感动。

感动中,我也深知,奔赴前线,只是换了个工作岗位去守护另一座城市、另一方人民,因为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就是我的责任和使命。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