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4月3日讯(记者 何杰锋 通讯员 蒋佰平)“政府建了这个竹笋加工厂后,竹子可以卖到竹制品厂,笋子可以卖到这里,又方便又能增加收入……”4月2日,绥宁县麻塘苗族瑶族乡村民兰凯封对前来竹笋加工厂指导工作的该乡党委书记唐则俭说。
绥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麻塘是该县南竹资源最丰富的乡镇之一,现有南竹林18万亩。2016年以来,该乡通过发展南竹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修建竹林道、推进南竹低改、创办扶贫车间“三措并举”,让传统的竹产业焕发生机。
进入春季后的南竹笋长势快、保质期短,但若把春笋变成笋干,就解决了保质期的问题,价格更是翻倍。为此,该乡党委政府经过前期的实地走访调查,根据联民片的交通和南竹产业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新建麻塘苗族瑶族乡联民竹笋加工厂。作为扶贫车间,该加工厂目前投资约45万元,4月2日正式实现投产。
投产后能够提供20多个就业岗位,帮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该厂预计每年收购61万斤的竹笋进行加工,帮助当地每户竹农新增5500多元收入,带动附近800多户村民增收,帮助村民寻找到一条新的致富路,壮大该乡的竹产业,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成果。
“以前春笋只能长成竹子再采伐销售,但为了提高南竹质量,很多春笋是需要清除的,那些笋子搬运到外乡外县的加工厂销售,运输成本增加了,不划算,现在新建竹笋加工厂后,这些问题都能一一解决。”联民村村主任胡光临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