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关峡:苗乡演绎“速度与激情”

来源:绥宁新闻网 作者:向云峰 唐滇滇 2017-10-09 08:59

大园古苗寨航拍图 罗哲明摄

关峡苗族乡航拍图 肖炜桦摄

湘商产业园航拍图 肖炜桦摄

梅口巫水特大桥航拍图 肖炜桦摄

插柳村太空莲基地

插柳村蔬菜基地

在武靖高速关峡段,全线贯通的梅口巫水特大桥犹如一条银龙在巫水河上蜿蜒而行;

在湘商产业园,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园区功能日趋完善,“新园区、新城区”的格局基本形成;

在大园、花园阁、插柳,古朴的苗寨、秀美的风景、独特的民族风俗吸引着一波一波的游客……

金秋时节,走进绥宁县关峡苗族乡,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建设场景扑面而来,一幅幅如诗如画的锦绣画卷令人陶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无不让人感受到强劲的发展律动。

相传,诸葛亮率军征南蛮时途经关峡并在此筑城驻兵,故汉代称关峡为诸葛城,后因其地有天然关隘而改称关峡。

五年来,关峡苗族乡紧紧围绕打造“工业重镇,旅游强乡,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苗乡”的奋斗目标,巧借外力、深挖潜力、破解难题,演绎着一幕幕“速度与激情”。

推进项目建设,让发展更有速度

9月28日,在武靖高速公路关峡梅口互通口,施工方正抓紧时间对进出道路铺砂、修建收费站大楼、建设职工服务区。而互通口至关峡苗族乡街道的连接线路面硬化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抢进度。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关峡经济将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面对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该乡创新服务方式,按照“一项重点工程、一名领导、一个服务队、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抽调工作实、作风硬、能力强、经验足的干部进入各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或协调小组,全力服务重点工程建设。同时乡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一线工地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在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难点、焦点问题。该乡对征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确保项目推进不受影响;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及时了解跟进、逐步化解。

目前,位于该乡的湘商产业园已征用土地并完成场地平整850亩,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110千伏变电站、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300套公租房,主园区供水、亮化、绿化正在紧张施工,一期道路建设基本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已开工建设,标准厂房完成5.8万平方米,6家入园企业建成投产。关峡“三板桥商贸开发区”累计完成投资900余万元,硬化路面1公里,修建下水道1500米。

推进产业发展,让发展更有力度

“我们与步步高集团签订了蔬菜直供合同,社员们发展蔬菜产业更有劲头了。”市人大代表、关峡蔬菜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苏慧玲告诉我们,合作社实行“股份分红”生产经营模式,让农户以投资或土地入股。目前,合作社共流转土地2000亩,发展社员32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可带动周围村的130户贫困户发展蔬菜产业脱贫致富。

该乡依托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该乡有机蔬菜、精品水果、虫草乌鸡、水产养殖、杂交水稻制种、药材种植等现代高效农业蓬勃发展,初具规模。其中以插柳村为中心的蔬菜基地发展至2000多亩,以关峡村为中心的精品水果基地发展至1800余亩,以梅口村为中心的养鱼基地发展至650亩。

该乡充分挖掘兰溪河旅游观光道、插柳古树群、大园古苗寨、花园阁湖区的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国”字号文化旅游名片,大力发展民族民俗游、生态休闲游。大园成功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民族特色村寨,花园阁成功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插柳文化艺术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旅游+艺术产业链”模式基本建立。

该乡大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在花园阁修建了民族风雨桥、文化长廊、文化广场、戏楼、路灯、标识标旅游公厕等,在大园村修建了停车场、游步道、稻草人公园等。该乡精心组建民俗表演队、民族体育竞技队,积极挖掘和弘扬苗家刺绣、万花茶、黑米饭等民俗文化,每年举行“苗族四月八姑娘节”系列活动,以文化内涵提升景区品质。该乡还加大旅游宣传,让苗寨走出“深闺”。2015年湖南卫视品牌栏目“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在大园成功拍摄后,“天下大园”名扬全国,走向世界,慕名前来参观旅游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年9月,大园迎来首个千人旅游团。

推进民生保障,让发展更有“温度”

今年7月,大园村100KW光伏扶贫电站正式发电。这是邵阳市首个100千瓦规模的光伏扶贫项目。通过光伏发电扶贫,每年全村固定获得收益10万元,25年持续收益达250万元。

该乡将精准扶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分类施策、对症下药,做好“精准”文章。2016年,该乡实现产业扶贫432人、易地扶贫搬迁502人、危房改造272户、医疗救助扶贫121人、教育扶贫272人、社会兜底扶贫162人、生态扶贫72人。2016年,插柳村被评为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

该乡坚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升民生服务保障能力的根本途径,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平衡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五年来,该乡土地整治项目和小流域治理成功解决了农田机械作业和水利灌溉不便这一大难题,水淹区农网体制改造项目保障了花园阁、梅口、原石江坪、原兰溪、原岩脚田5个水淹村群众的用电安全。全乡硬化道路68公里,架设桥梁22座,新建水渠23万米、水坝8座;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2处,受益群众1.5万人。

2015年,关峡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年招收学生1000多人;2016年,日处理垃圾100吨以上的新型环保级垃圾场建成;2017年,珠玉、花园阁、梅口、大园等村人畜饮水水渠项目陆续启动,芷田村高坪片、花园阁村石脉片农村公路“窄改宽”工程及乡道改造持续推进。

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衣食住行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一桩桩、一件件都得到了落实,让关峡的发展更具“温度”,让民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