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市,自2016年以来,邵阳按照上级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等各项改革任务。
近年来,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推进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完善扶持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的政策,形成区域分工合理、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生产力布局。
在全国著名的“中药材之乡”——邵东县,中药材生产规模达12万余亩,品种达40余种,全县25个乡镇(街道办)均有栽培。该县农业局经作股工作人员张晓东表示:“我县以廉桥中药材市场为导向,以种植大户、企业为主导和投资主体,并带动全县扶贫对象户发展中药产业,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县中药材发展面积将达20万亩。”
邵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从财政引导、项目支撑、政策扶持、人才保障、规模经营方面加大力度。推进生产向优势产区集聚,完善扶持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功能区的政策,正在形成区域分工合理、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生产力布局。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拉动农业产加销全产业链条,推进一体化经营,整合产业链、共享价值链,发展壮大新业态、新产业。全市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登记命名的企业法人单位73家,电子商务企业和网店达1万余个,2016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30%。
同时,全市还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切入点,鼓励和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将尽快在省、市、县、乡四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发发布、政策咨询、合同签订、鉴证、委托流转等管理和服务。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完成整乡确权登记任务的乡镇有126个,完成确权登记面积279万亩,确权完成率46.8%。
我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纳入全国的试点,将粮食执法、农业行政执法、农业机械行政执法、畜牧行政执法、兽医和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职责整合,组建成邵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该支队按照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特点设置人员划转条件,优选一批合格的执法干部。
下阶段,全市将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综合产能,集中治理农产品产地环境,同时完善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体系,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抓好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启动市农科院种业人才发展与种业科研体制改革试点,全面激活优质农产品发展潜力,将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