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慧在整理产品
油炸后的“绿豆粑”起锅捞起即吃,香酥可口
网络销售
邵阳新闻网1月21日讯(记者 刘其洁)下锅、油炸、捞出......1月21日上午,在位于邵阳县五峰铺镇的邵阳县金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门前,该公司负责人彭智慧正在炸绿豆粑,香飘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这种以绿豆沙为馅,以糯米糊为皮的特色小吃是五峰铺人挥之不去记忆,也是熟悉的味道。2018年,该公司通过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了119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现增收64万元。目前,这种特色小吃正成为当地的一把脱贫利器。
彭智慧介绍,五峰铺油煎绿豆粑有近千年的历史传承。为充分挖掘五峰铺绿豆粑的历史文化背景,继承发扬传统制作工艺,2017年他带头注册了邵阳县金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绿豆粑”正是该公司旗下的核心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等多渠道营销手段,“绿豆粑”这种五峰铺当地的特色小吃正走向外面的世界。
目前,该公司拥有“绿豆粑”生产和绿豆、糯稻种植等多个配套基地,不仅带动本区域农户生产加工,劳务用工还辐射娄底、怀化等周边地区,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
吕平良是五峰铺镇黄旗村贫困户,在该公司的“绿豆粑”生产基地工作。“在这里做事比较自由也轻松,一年下来有1万多的收入,家里的事也能照顾到。”吕平良笑着说。据了解,2018年共有25名贫困群众在生产基地工作,每人的月收入均在1000元以上。
为了能够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多渠道脱贫,公司采取电商+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从绿豆粑原材料的种植、收购到生产制作的每一个过程,都能让贫困户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绿豆粑原材料的选用上,该公司鼓励周边的黄旗、界牌、白旗3个村的贫困户种植糯稻、绿豆,同时为他们提供统一的种子、肥料以及技术培训。“他们负责种植和收割,我们会以高于市场价进行收购”,彭智慧介绍,去年参与种植的贫困户每户增收7000元左右。
“我是五峰铺人,有家乡情结,特别是对于家乡的贫困户我能帮则帮。”去年7月,彭智慧出资5万多元收购了附近村5万斤滞销的辣椒和茄子。
在绿豆粑生产制作上,彭智慧也有新的打算。他计划在今年扩建自己的生产基地,为更多的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预计聘用50名贫困群众前来工作。同时,他打算借助电子商务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机遇,逐步打造五峰铺电商特色小镇,搭建就业平台,带动百姓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