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记酿溪司法所所长唐亮满 :“接地气”的首席调解员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吴珺 2014-10-08 08:43

“我们都叫他老唐,他比较随和,和我们老百姓打成一片,这病房里很多纠纷问题都可以找他,甚至好多病友的亲戚朋友都慕名来问他,我看他每天电话接个不停,刚刚半个小时就接了十几个电话。”9月25日,邵阳正骨医院住院部三楼,一名同房病友的妻子罗玉红这样跟记者说到。

病房里的流动调解庭

病房里的流动调解庭。

刚走进病房,就看到病房的墙上挂着“酿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流动调解庭”的横幅和调解徽标,几个由病房床头柜临时“拼装”而成的简易调解庭,上面认真的摆放着“首席调解员”“代理人”“申请人”等牌子,一个流动的调解庭就这样在医院的病房“开张”了。看周围病友对此非常习惯的样子,就知道这个流动调解庭存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而“调解人座”前坐着一个“滑稽”的老头:右手吊着点滴,左手拿着手机,右脚绑着绷带,腰间还绑着护腰,正在调解一个民事纠纷,这个老头就是新邵酿溪司法所所长唐亮满。

唐亮满的原专业是园林绿化,1994年开始从事司法行政工作,作为一名不是“科班出身”的法律服务者,他自学法律,于1997年考上了“法律服务执照”,最擅长劳动法和民法。为累计法律知识,做到专业和公正,唐亮满至今还坚持每天1小时的法律学习,现在他身为酿溪司法所所长,兼任酿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首席调解员,20年来,唐亮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856起,使617个婚姻濒临破裂的家庭破镜重圆,325对有矛盾的邻里握手言和,为百姓维权挽回经济损失250万元,创办安帮基地2个、解决就业人员356人。20年来,他获得各种荣誉证书已经塞满了一柜子。20年来,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两鬓染霜的老年,他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人民调解工作。

一位慕名而来的司法求助者

一位慕名而来的司法求助者。

在唐亮满20年的调解生涯里,上班作息时间里没有“朝九晚五”,也没有双休日,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斡旋在矛盾的双方之间,成功化解一个又一个纠纷。因为司法调解工作是非常贴近民生的,每天与老百姓打交道,处理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情,唐亮满不仅牺牲自己的双休日,节假日,有时候还贴钱给老百姓,甚至在坐公交汽车的时候就调解很多纠纷,对此,很多老百姓对这位生活在民间,相当“接地气”的司法所长很是满意,时不时都想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唐亮满一些回报,每当这时,唐亮满总是说:“我的工资国家已经发给我了,给你们讨回公道是我的职责所在。”多少次 ,唐亮满为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讨回公道后 ,都会遭遇到当事人的“重谢” 或“开工资”,唐亮满总是这样谢绝他们的。

民众为这位心目中最好的司法所长送上锦旗。

民众为这位心目中最好的司法所长送上锦旗。

 2012年10月13日16时许,新邵八中女生小孙去学校上晚自习途中,被一辆飞驰的摩托车撞伤,如不抓紧治疗就有可能致残。然而,摩托车驾驶却不肯出钱为小孙治疗。小孙的母亲是盲人,父亲亦是残疾人,全家靠低保维持生活,学费都是亲朋好友帮助解决的,根本无法负担医疗费用。为了不致小孙落下残疾,班主任垫付了6000元手术费。小孙先后住院2次共花去医疗费12000余元。唐亮满受理此案后,自己掏钱为小孙办理了伤残鉴定和法院立案等相关手续,即着手调查搜集证据。通过唐亮满的不懈努力,该案以被告赔偿小孙医疗费及相关费用21000元而终结。但是,由于这次交通事故的影响,小孙高考成绩不理想,父母坚决不同意送她读一般性的大学。又是唐亮满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找到一个企业负责人助学,圆了小孙的大学梦。

唐亮满爱岗敬业,一心扑在调解工作上,为保一方和谐平安,作出了重大贡献,党和人民给了他很多荣誉。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公仆”、“全国调解能手”、“湖南省十佳司法所长”等十项殊荣,并且,他所领导的酿溪司法所被评为“邵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单位”,“湖南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湖南省规范化司法所”。

临近中午,上午的纠纷案件终于告一段落,吊瓶也吊完了,等待护士拔针中

临近中午,上午的纠纷案件终于告一段落,吊瓶也吊完了,等待护士拔针中。

现在的唐亮满每天工作很繁重,但却幸福满溢,他一直说他生在基层,长在基层,最了解基层老百姓的疾苦,一路走来,他的很多同事调离岗位,只有他坚持了下来,并且他将坚守心中这份信念,在基层司法的岗位上一直干下去。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