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株洲清水塘:传统工业区向生态科技产业新城的“蝶变”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刘其洁 2019-08-22 16:52

治理后的霞湾港

治理后的霞湾港

邵阳新闻网8月22日讯(记者 刘其洁)水草摇曳、清澈见底的水渠,岸边种上了玉兰、山茶、银杏等树木……这是在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经过治理后的霞湾港现在的情景。

8月22日,第三届全国网络媒体看株洲采访团聚焦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了解传统工业区向生态科技产业新城的“蝶变”历程

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位于湘江之滨的长株潭三市结合部,是全国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之一。此前,霞湾港是清水塘老工业区废水的主要通道。

2017年2月,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提出的“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目标要求,株洲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下达了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总动员令”。

这些年来,株洲市累计投入环境治理资金超过15亿元,完成了霞湾港、历史遗留废渣、清水湖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等14个治理项目。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湘江霞湾段水质已经从2011年国家Ⅲ类标准,提升到国家Ⅱ类标准,区域2018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8天,较2013年的214天增加了74天。

截止2018年底,清水塘老工业区已全面完成了工业企业的关停,基本完成了避险居民的搬迁安置,腾出了新城开发建设的空间;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准备完成。

清水塘石峰山下湘江段

清水塘石峰山下湘江段

“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决不搞碎片化开发。”按照“整体投资、整体开发、整体见效”的模式,将清水塘老工业区15.15平方公里核心区中的11.45平方公里拿出来招商,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合作开发建设生态科技产业新城。株洲市清水塘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元政表示,在关停企业的同时,新城的道路、跨江桥梁、城市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之中。

目前,清水塘片区内的清湖路已竣工通车,清水塘大道、清霞路等正加紧建设,着力构建与主城区及长沙、湘潭互联互通的主干路网格局,清水塘城市公园已具雏形,保税物流中心(B型)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

十年建成新城,这是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展开时,株洲描绘的新蓝图。2018年12月6日,株洲市政府与《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产业新城整体开发PPP项目》中标社会资本方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临港集团等三方联合体签订合作合同,投资80.8亿元,在这里建设一座包含科技创新、高端智造、文创商贸、口岸经济的产业新城,实现从“传统工业区”向“生态科技产业新城”的蝶变。

未来的清水塘的产业发展方向定位为“中国动力核芯”,打造赋能加速中国动力产业、应急安全产业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协同示范区,并结合当前株洲“3+5+2”的产业体系,做好动力产业与应急安全产业的承接转移和延链补链强链工作,重点发展科技创新及高端智造产业,配套发展文创商贸产业和口岸经济产业3类主体业态,使清水塘片区成为株洲新的优势产业集聚区。

依照规划,清水塘老工业区在2025年将“脱胎换骨”,成为一座青山绿水和生态修复的示范之城、一座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典范之城、一座产业转型和创新再造的活力之城。未来,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将导入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理念,从供给侧和结构性改革出发,大力培育新兴产业。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