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讯 无业男子利用“伪基站”截获路人的手机信号,为商家群发广告短信20万余条,造成近6万人次通信中断,获利6000余元。10月23日,我市首例“伪基站”案犯罪嫌疑人夏某某因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
现年35岁的夏某某一直没有找到正式工作,本应三十而立的他看到同龄人大多事业有成,下决心要搞个发财的门路。2013年11月份,他从网络上了解到利用伪基站设备为商家发广告短信,只需开个车出去“转几圈”,打开设备简单设置,即可轻轻松松“日进千元”,便远赴南京购回了一套伪基站设备。
11月20日至21日,夏某某接到了他的第一单生意,为联科龙园做群发短信广告,发送一条信息一分钱,两天共发送了10万条左右。脑子“灵泛”的他将数据修改为30万条,从商家处获得了第一桶金——3000元。原本以为致富之路从此开启,没想到这个设备质量不“给力”,才用了一个月就不能用了。
尝到了甜头的夏某某哪肯罢手,于2014年2月底通过QQ群联系到一个佛山的卖家,花8500元又购买了一套伪基站设备。
2014年4月4日至5日,夏某某为步步高超市做群发短信广告,两天共发送5万余条,他利用相同手法修改数据,获利3000元。2014年4月29日至30日,他再次接到了步步高超市的订单。每天早上8时,夏某某驾驶自己的面包车,携带伪基站设备在红旗路、东风路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兜圈群发广告短信,共计4万余条。
4月30日下午5时,夏某某再次来到红旗路段为联都国际群发广告短信时,被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与市移动公司发现并定位,当日下午6时,被民警当场抓获,搜缴到伪基站主机、笔记本电脑、频点机等设备。
据了解,“伪基站”是一种高科技仪器,一般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发信机等相关设备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伪基站设备运行时,用户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运营商提供的服务。
现年35岁的夏某某一直没有找到正式工作,本应三十而立的他看到同龄人大多事业有成,下决心要搞个发财的门路。2013年11月份,他从网络上了解到利用伪基站设备为商家发广告短信,只需开个车出去“转几圈”,打开设备简单设置,即可轻轻松松“日进千元”,便远赴南京购回了一套伪基站设备。
11月20日至21日,夏某某接到了他的第一单生意,为联科龙园做群发短信广告,发送一条信息一分钱,两天共发送了10万条左右。脑子“灵泛”的他将数据修改为30万条,从商家处获得了第一桶金——3000元。原本以为致富之路从此开启,没想到这个设备质量不“给力”,才用了一个月就不能用了。
尝到了甜头的夏某某哪肯罢手,于2014年2月底通过QQ群联系到一个佛山的卖家,花8500元又购买了一套伪基站设备。
2014年4月4日至5日,夏某某为步步高超市做群发短信广告,两天共发送5万余条,他利用相同手法修改数据,获利3000元。2014年4月29日至30日,他再次接到了步步高超市的订单。每天早上8时,夏某某驾驶自己的面包车,携带伪基站设备在红旗路、东风路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兜圈群发广告短信,共计4万余条。
4月30日下午5时,夏某某再次来到红旗路段为联都国际群发广告短信时,被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与市移动公司发现并定位,当日下午6时,被民警当场抓获,搜缴到伪基站主机、笔记本电脑、频点机等设备。
据了解,“伪基站”是一种高科技仪器,一般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发信机等相关设备能够搜取以其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手机卡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任意冒用他人手机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伪基站设备运行时,用户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运营商提供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