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分良正在学习拉发
邵阳新闻网6月6日讯(记者 何杰锋 通讯员 刘飞)6月5日,在邵阳县黄荆乡大坪村的发制品扶贫车间,伍分良正细心地跟着厂里的老职工学拉发,这是个巧手活,原本不需要什么力气,可对于偏瘫的他来说却有点困难。
“不好意思…辛苦您了…这手有点使不上劲。我多练一练,会学好的。”眼看着教他的“老师”快不耐烦了,他黑黝黝的脸上露出尴尬且充满愧疚的笑容,一边安慰老师,一边鼓励自己。
伍分良很珍惜眼前这份活,这是开启他们家新生活的“金钥匙”,也是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2015年以前,带着妻子在广西做补鞋生意的伍分良本有个温馨的家,妻子和他育有两个孩子。一天,伍分良突发中风,治病大半年,积蓄花光了,还欠债几万元钱。妻子离开了他,家变得支离破碎,他只得拖着病体,带着两个孩子回到老家。
“他当时颓废得很,家里一片狼藉,两个孩子衣服破了也不管。”大坪村村主任、扶贫专干伍一文犹记得第一次看到生病后回家的伍分良,邋邋遢遢随处坐着,不管孩子,家里的事不闻不问。“你得往远处看,得为孩子想想。”2016年初,村里帮他家申请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全由政府兜底,孩子的学费也由政府负责。伍一文等帮扶干部还时常上门开导慰问,鼓励他养好身体,鼓起信心向前看。
伍分良的申请书
那以后,随着身体一点点好转,伍分良的心结也一点点打开。“身体残疾,也要自己爬起来!”他不甘当“伸手户”,在国家扶贫政策扶持和地方干部的帮助下重拾信心,拄着铁拐,克服身体残疾的诸多不便,起早贪黑种蔬菜、养土鸡。渐渐地,家里的基本供需保障了,剩余的鸡还拿到市场出售,每年除了政府兜底的各项费用及残疾补贴等,家里还有1000元以上的增收。2019年底,他家人均年收入已达5000元。
今年4月,得知大坪村将开设扶贫车间,伍分良想要靠自己双手赚钱养家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就琢磨着申请脱贫的事。他在申请书中写道:“感谢党和政府多年来对我一家的关心和帮助,给我们家政策兜底保障。我身残志不残,现主动申请脱贫,请领导帮我在扶贫车间介绍合适岗位,我还可再多养些鸡增加收入……”
村“两委”接到他的脱贫申请后,立即行动,对接扶贫车间老板,帮他争取工作岗位。6月初,伍分良如愿进入工厂工作,每月保底有1500元,做得多还可按件抽成。“他情况特殊,虽达到脱贫收入标准,但脱贫不脱政策,党委政府会始终关注、帮助他。”黄荆乡扶贫工作相关负责人说。
现在,即使工作辛苦,但伍分良每天下班回家舍不得休息,一边拄着拐杖踱进踱出忙家务,一边辅导孩子写作业。“安心工作,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对未来的生活,他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