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新闻

“煤老板”回乡当农民 承包荒山带动村民致富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晏彬彬何杰锋何灿吴郡张利成 2020-07-14 16:11


邵阳新闻网7月14日讯(记者 晏彬彬 何杰锋 通讯员 何灿 吴珺 张利成)7月13日,在新邵县雀塘社区的新邵立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西瓜种植基地里,200多亩山坡都被绿油油的藤叶遮盖得严严实实,在密集的藤蔓中间,一个个西瓜在瓜藤和绿叶的遮掩下若隐若现,长势喜人。该基地负责人杨立云正与周边村民摘收西瓜,等待收购商前来收购。谁能想到,3个月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

杨立云带领村民一起在采摘成熟的西瓜。

今年55岁的杨立云出生在雀塘社区,曾在邵阳、贵州等地承包煤矿,挣下不少家业,是雀塘地区有名的“煤老板”。后来煤矿关停,杨立云四处寻找投资机会。2020年春节,杨立云和朋友一起回到了自己老家雀塘,发现园艺场已经荒芜了二三十年,看着满山的杂草灌木,杨立云感到一阵心痛,他萌生了向农业产业转型的念想。在他看来,采石挖矿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再挣钱也只能富一代人,反而把隐患留给了后人。而如果能利用好家乡的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既促了家乡的经济发展,也惠及子孙后代。

说干就干,2020年3月,杨立云在自己年过半百的岁数毅然回到人生的起点,带着300万资金和乡愁回到家乡,承包了雀塘社区园艺场300亩山地,成立了新邵县立云种养合作社,搞起了西瓜种植。为了清理园艺场,杨立云聘用了60多名工人,8台挖掘机,用了大半个月将整个荒山上的杂草灌木清理干净,施好有机肥之后,再种上西瓜苗。

杨立云抱着成熟的大瓜,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

“我们今年翻耕了300亩土地,种植了5个品种的西瓜,有花皮甜王、花皮无籽瓜、青皮无籽瓜、麒麟瓜、红心玉,我们这里的西瓜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吃起来香甜爽口。”合作社的技术员朱凯团介绍。“因为今年是第一年种西瓜,知道我们这里产西瓜的人不多,销路还没有打开。现在每天能摘5吨多西瓜,但是只能卖掉2吨多一点。还好园艺场里有个名为天台岩的岩洞,里面冬暖夏凉,西瓜放在那里不容易坏,我们欢迎大家多来采摘收购,品尝正宗的本地西瓜。”

“当煤老板的那几年,说实话,我是真赚足了钱。但是开煤窑是个极冒风险的行当,最怕半夜电话铃响,那多半是煤矿出事了。”当有人问起当农民和当煤老板的变化时,杨立云说:“虽然农业投资周期长,也辛苦很多,但让我心里踏实,也更有成就感。以前挖煤是消耗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现在种地,总算能为脚下这块土地作贡献了。办合作社,不但稳定可靠,还可带动家乡农民脱贫致富。”

朱凯云是雀塘社区居民,因为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家中又有两个小孩子需要抚养,家中负担极重,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四口依靠他在周边打打零工为生,但打零工没有技术含量,收入又不稳定。今年3月,得知杨立云的种养合作社开工后,朱凯云主动上门应聘。“这里上半年种西瓜,下半年可以养鱼,不担心没有事做,收入很稳定。”朱凯云说。

现在,在新邵立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天务工的周边居民超过50人,其中有贫困户39人,每人每天收入100元左右,稳定增收3万元一年。合作社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大家有活儿干有钱挣,生活越来越好,新邵立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承载着村民对致富的期盼和渴望。

曾经拥有千万资产的“煤老板”,现在挑选西瓜、种辣椒、修枝抹芽……没有什么不会,如果您走进新邵立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远远看见一个裤管一只高一只低,不停打电话、接电话、黝黑壮实的“农民”,没错,那就是当地广为传说的当了“农民”的“煤老板”杨立云。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