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决胜2020•胜绩篇

城步:党建引领促脱贫 产业兴旺乐长安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 2020-07-24 17:10

图为长安营镇长安营村延季蔬菜种植基地

图为长安营镇新岭村上排梯田

邵阳新闻网7月24日讯(通讯员 陈全科)神奇美丽的长安营镇,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边陲,地处两省三市四县交界地,独特的高山地形,最高处南山顶海拔1941米,平均海拔1300余米,总面积296平方公里,素有“城步西藏”之称。辖11个村(居),1.2万人,居住着侗、苗、满、瑶、壮、土家、汉等13个民族,其中以侗、苗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3%。近年来,长安营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党员引领发展、产业推动群众致富的新格局。脱贫成效明显,该镇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73户136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1.33%,现已脱贫346户129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49%,未脱贫的27户61人将于今年实现脱贫。

突出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

抓牢思想教育,加强基层组织凝聚力。该镇始终坚持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抓牢党员思想教育工作,每月组织支部书记到镇培训一天,各支部每月固定一日开展党员教育工作。创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采取远程教育平台集中学习、支部书记或联点领导上党课、长安山歌传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引导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全面加强,各项事务均在党的领导下,各村(居)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集体经济组织等群团组织,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党员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尚,疫情期间9起白事简办,社会治安好,长安营呈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好环境,乡风文明正在逐步形成。

抓好队伍建设,加强组织战斗力。近年来,长安营镇坚持把基层队伍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抓强支部班子建设,注重选干部、汇聚人才,从镇机关支部选派优秀党员13名驻村扶贫,6个贫困村和5个非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注重人才队伍建设,近三年发展党员29人,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27人,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36人,成立合作社经营主体7个,带动贫困户518人脱贫致富。全镇11个农村党支部“五化建设”全部达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也得到充分体现,该镇11个村(居),集体经济超过15万元的有2个村,5-15万元之间的6个村,5万元以下的3个村。

抓实制度机制,加强组织执行力。严格“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每月固定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抓实党员服务群众工作。党组织的组织执行力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各村(居)党支部坚决贯彻上级发展生产的政策文件精神,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坚持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让长效产业与短效产业优势互补,为农户增收致富提供长短线支撑,以旅游、风电、奶业、特色农业为主的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镇已建成辣椒、青瓜等种植基地620亩,青钱柳种植基地700余亩,虫茶基地600余亩,香禾贡米基地300亩,弥猴桃基地300亩;西红柿和南山萝卜为主的高山延季蔬菜种植超过3500亩;实现年底肉牛存栏1200余头、羊存栏2500余只、奶牛养殖逾4000头。

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党员走在前头做表率

因地制宜设岗定责,引导群众看党员。该镇深入推进“两个作用”发挥,党员设岗定责,各农村党支部结合村(居)工作实际细化党员工作岗位,支委委员每人负责带领一个小组,从脱贫攻坚、环境卫生、乡风文明等方面确定岗位,共列出岗位67个,设岗党员263人,党员全面参与到村级的各项事务中,真正做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党员包片联系困难户及群众,采取党员联系1至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若干农户的模式,该镇217名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联系帮扶贫困户359户,为贫困户脱贫出谋划策,鼓励贫困户立志脱贫,结对帮扶真正成为联结党组织和群众的“纽带”。

发展产业带头致富,引导党员看先锋。该镇党员带头发展产业致富,致富不忘群众,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致富带头人。长安营村党员罗瑞成立了长安虫茶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发苗圃基地70亩,推广种植近1000亩,可采面积达300亩,拥有面积1160㎡标准化厂房2座,年生产虫茶原叶40余吨,精加工虫茶10余吨,实现虫茶产值1800万元,带动该镇43户贫困户172人脱贫致富。大寨居委会党员吴权军创立的玖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香禾贡米为主打产业,推广种植香禾贡米300亩,年产值180万元,带动41户贫困户169人脱贫致富,每年能为参与香禾米产业的贫困群众增收28.8万元。新岭村党员文三元,利用该村的1000余亩草山资源,养殖了黄牛76头、山羊300只,带动了7户贫困户18人脱贫。南山社区党员杨盛钧,养殖奶牛17头,义务为群众提供奶牛养殖技术,带动社区群众养殖奶牛、菜牛脱贫,该社区目前群众养殖有奶牛近4000头、菜牛1200头,该社区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大寨居委会陆长海、蒙配亮等党员组侗族文化演艺队,为游客表演侗族歌舞节目,吸收了13户15人加入了演艺队;杨海英、周鲜花等党员带头发展农家乐,目前该镇已建成“六进农家”标准家庭旅馆和饭馆27家,2019年该镇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3.2亿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旅游实现了脱贫。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