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双进 易立军)12月24日下午的兴趣活动课,隆回县雨山中学科技创新组的师生们,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专程考察游览了雨山铺镇井田村与长里村交界处一座大石山下的特大溶洞——“爱心屋”。
师生们在公路旁下了车,穿过村子,走过一片稻田,便来到石山脚下。爬上5米长的60°斜坡,一个似房屋门框状的石洞口呈现在眼前,虽是12月,却有一股暖风不断地从洞内吹出来,离洞口三、四米处都能感受到一股暖意。师生们推测:此洞另一端必有出口,空气对流才形成风。
于是,师生们沿着60°倾角往下进洞。走下10米远,便惊现一个“大客厅”,面积约200m2,其正前上方2米高处,有一个类似神龛的石台,里面镶嵌着“石观音”,以及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如来佛”,栩栩如生。
大客厅的左面,有一6米宽的洞,长约100米,倾斜而上通向山腰,露出另一个洞口。再往里走,仍是长洞。洞中时而分两层,有阳台,洞面有无数丘田地,田埂如长龙蜿蜒,田边有巨石,表面如同撒上了银粉,荧光闪闪。走了300米,便是只容得下一个人通过的斜面过道。听当地人士说,里面是一个大厅,石钟乳、石笋不计其数,石桌、石凳、石碗、石床均有摆设,石块银光闪闪,还有暗河,可以划船,十分迷人。而且走过大厅,又是石洞,有数千米长。
大客厅的右面,是一条环形洞,酷似隧道,地面平坦。师生们打着电筒,一边走着, 边观赏洞壁上流淌着的石瀑布以及吊着许多色彩不一、形状各异的石钟乳。它们有的像米黄色的石陀螺堆砌在一块;有的像青亮的水晶条;有的像青黄色的鳄鱼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有的像大象以及穿山甲的头部;有的像狮子,外皮粗糙像瓦片;有的极像一个苦瓜,呈椭圆形两头尖,外皮凹凸不平。
最奇特的要算一根呈长爱心形的石钟乳吊着一个标准的复式“爱心果”;还有一迷人景观如同海豚母子情深,甚是感人。再往里走,只见一处景点富有诗情画意,仿佛一名渔夫或猎人,拖儿带女,肩背一只长颈鹿,手提一条鳄鱼,满载而归。在这里,像爱心果的石钟乳比比皆是。地面的石笋零零星星,却错落有致。
就这样走了400多米后, 里面还很深,平均高度3米,呈环形。考虑到安全问题,暂未前往。
出洞以后,学校科技组师生对该洞进行了旅游开发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