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春走基层:隆回年味重——舂糍粑

来源:人民网 作者:匡滢 贺上升 2015-02-27 10:11

老艺人在扯木槌上旳糍粑

滤干糯米

手工捏糍粑

正在舂糍粑

做成的糍粑 

人民网邵阳2月26日电(记者 匡滢 通讯员 贺上升)每到过年,隆回就洋溢着浓浓的年味,舂糍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民间舂糍粑传统习俗在隆回县农村流行已有上千年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舂糍粑迎新年,寓意吉祥如意,五谷丰登。

隆回特产糯米糍粑,色泽光亮, 入口柔软、有嚼劲,口感极好。可手工舂糍粑的工序复杂繁琐,材料讲究。

首先,将糯米淘洗干净。将洗好的糯米滤干水后,在一口大铁锅上置一木甑,待锅里的水烧开后,再将米舀进热气腾腾的木甑中用旺火蒸煮2至3个小时。待糯米快蒸熟时,用文火再蒸煮一段时间,然后就准备打糍粑了。

打糍粑是个力气活,一人一根木槌,对立站着。开始,两人握住木槌使暗劲将石臼里的米饭捱烂。然后扬起木槌对打,你一下我一下,此起彼伏。打的过程要趁热打粑,越快越好,如时间久了,米饭冷了不仅难以打烂,而且手捏糍粑时也捏不动。同时,打糍粑还得有技巧,要不时用木槌将糍粑撬起翻动。否则,有些没打着的仍是饭粒,影响糍粑的口感。还有,打糍粑时要有眼色,把握好节奏,不然,就会将木槌砸在对方的木槌上或石臼上,不仅虎口震痛,木槌也易被砸烂。因此,并不是每个有力气的男子汉都会打糍粑的。

一场糍粑舂下来,舂糍粑者往往气喘如牛,手臂酸痛,虎口发麻。经过一阵“嘭咚、嘭咚”的打砸后,将打烂的糯米从石臼里抠出来,二人将木槌架起来,合力往上一拉。岀糍粑的艺人准备好绳子,在团箕里撒上面粉或米粉,用绳子用力扯下已经打好的糯米团,然后再将其拧成大小均匀的小坨坨。其他人负责捏揉,捏糍粑当然也有技术,熟练的但见两手翻动,右手指配合左手大拇指和食指,转着捏动一会,一个又圆又白、冒着热气的圆形糯米糍粑即刻成形。再将已经捏好的糍粑放在刻有花纹图案或“福禄寿喜”、“寿比南山”等字体的梨木雕花印里,用手轻轻按压。在印盘放上5分钟左右,再取出放在干净的地方,盖上红花,这时糍粑就算做成了。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