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有泉头蓼水来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 2013-08-06 00:00

8月5日晚上,绥宁县红岩镇盐井村55岁的村民李世长看见一山之隔的蓼水“飞”进了自家稻田,深有感触地说:“我一辈子种田,碰到好几次旱灾,从来没有想过能从山那边把水抽过来,这次旱灾让我感到党和政府对农业生产越来越重视了。”

当天,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长忠的带领下,市委宣传部驻村抗旱工作组赶赴绥宁县红岩镇盐井村参加抗旱增收工作。

驻村抗旱工作组到达盐井村后,马不停蹄地走访村干部和群众,了解到盐井村的大坪头和黄家郎由于与蓼水河之间隔着一座小山,坡陡高差大,无法引入河水,又无其它适用水源,旱情最为严重。驻村抗旱工作组和镇、村两级干部群众反复商量,确定了抗旱路线图,决定采取分级接力引水的办法,利用多个潜水泵接力,于当天晚上成功将蓼水河引入两个村组。

王长忠在田间现场察看旱情和当地抗旱工作情况后指出,绥宁县的抗旱增收工作行动早,组织得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次抗旱增收工作,县、乡(镇)、村三级要动员全体干部群众,不等不靠,充分利用每一处地下和地表水源,有水抗到无水止。

8月5日上午11时许,烈日下,王长忠(左二)在红岩镇盐井村田间现场察看旱情。

蓼水河—盐井村跨山接力引水抗旱工程示意图

接力引水点现场情况。

当天中午2时许,驻村抗旱工作组用抗旱工作经费紧急采购两台大功率潜水泵及其配套管线设备。

当天下午3时许,驻村抗旱工作组成员与盐井村干部群众一起安装引水管线。

驻村抗旱工作组与村民一起挖掘蓼水河跨山接力引水蓄水池。

当天晚上11时许,驻村抗旱工作组与镇、村两级干部群众在蓼水河跨山接力引水抗旱工程现场检查引水设备工作情况。

在驻村抗旱工作组和当地镇、村两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盐井村当天晚上11时30分许成功将蓼水河水源跨山引入稻田。图为市委宣传部纪检组长、驻村抗旱工作组成员何隆博打开一级潜水泵电闸开关。

经过多级接力引水,盐井村成功将千余米外的蓼水河水引入稻田。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