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骑行的朋友,喜欢骑行路上额风景---孙意柯 21岁驴友
“每个驴友都有一个骑行西藏的梦想,我做到了!”90后孙意柯黝黑的脸庞上写着挑战者的自豪。今年6月份,刚大学毕业的他与几个骑行的朋友骑行了28天,从昆明出发,途经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一路骑行到了拉萨,圆圆的车轮丈量了3000多公里。
骑行之缘,驴友之梦
“我在大三的时候才接触骑行,是被我一个喜欢骑行的哥们忽悠的,后来就爱上了骑行,每天都得骑车,否则总觉得少点什么。”说到和骑行的缘分,孙意柯觉得很神奇。2012年,在朋友的多次游说下,下定决心买一辆山地自行车,开始自己的骑行生活。“老早就想买了,但是平时没存下钱,大三一开学有点钱了,就把自行车先买下。专业的山地自行车要2000多元,还有保证安全的头盔手套。” 孙意柯说。 在与朋友的骑行过程中,他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和他一样喜欢骑行的朋友,他爱这群朋友,爱骑行路上的风景,这才有了毕业这次浩大的西藏骑行,圆了他久违的梦。
采访中,他一直提到梅里雪山的美景,欣喜地拿出手机给我们展示他最为满意的一张风景照----远远望去,宏伟的山峦,云雾缭绕,白雪将天与山连接,圣洁美丽。他说,他喜欢这样骑在路上的旅行。
“越靠近拉萨越不想到拉萨”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孙意柯和同伴精心选择了电影《转山》里那条骑行者比较少的路,在两个骑行过一万公里的老手带领下,开始了梦想的旅程。在西藏高原地带,紫外线很强,幸好有专业的骑行装还有墨镜。饿了就在沿途的川菜馆吃个饭,渴了就喝上一口绑在自行车上的瓶装水,在远离人烟的路段就靠自带的干粮和山泉水。“我们并不给自己规定每天要骑行多远,遇到好玩的地段就停下来玩一会。”同行的女生,体力稍弱一点,也不强求一定要骑行,路上多的是为了骑行者们而存在的面包车。在这种平和的心态下,他们走过了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越过了困难的通麦天险。
“尽管知道最终的目标是拉萨,但是我们越是靠近拉萨就越不想到达拉萨,因为我们知道,到了拉萨就没得骑了。”到达目的地,孙意柯很有成就感,给家里人打电话,家里人十分高兴。
那些不能言说的困难
整个行程还算比较顺利,最困难的一段是通麦天险。“那里一下雨就会泥石流,路修不好,所以都是泥巴路,骑行很困难,2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骑行了一个上午。就在我们想要通过那一段时,那里发生了塌方,我们等了半个小时才能继续前行。”说到那次的惊险,孙意柯备感幸运。
快到拉萨时,网上说四川有驴友出事,家人很担心,孙意柯每晚到目的地就会联系家里人,让他们放心。在爬西藏的东达山时,到达山顶的时候就开始下大雪,下山风大,手冻僵了,按不住刹车,摔跤了。回忆骑行的路程,这种摔倒也不是第一次,幸亏有头盔和手套,人没什么事。一路上,原本想要计算整个川藏之行的骑行路程,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车上的码表遗失,孙意柯只能无奈地笑了。
下一个目标台湾或者青海湖
“我们到达拉萨后,旅程基本上就结束了,回程坐火车,到达衡阳后,我又骑回了邵阳。”对于整个川藏之行,孙意柯觉得很自豪。事实上,在去年夏天,他已经在海南环岛骑行了800公里。以后,孙意柯还想继续自己的骑行之旅,“下一站,我可能会去台湾或者青海湖,更远一点也行。”
孙意柯有很多梦想,期望在骑行的路上饱览更多的山川,享受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