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2019年2月在隆回县滩头镇三溪新村驻村扶贫以来,已历时一年半多的时间,已熟悉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跟乡亲们更是融为一体,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环境,和乡亲们一起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同时也真切的感受到精准扶贫以来乡亲们生活中的巨大变化。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们离老百姓最近,这就决定着我们在和老百姓交往时必须扑下身子、多出去和老百姓走动,只有和老百姓走的近了,我们才能更好的发现老百姓的现实困难,从而才能更好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有一次,我们扶贫工作队的银队长,那天他有事要联系一户村民,本来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但他却执意走一段路,到村民家去说。我问他何必这么费事?他说电话虽然省事,却只能就事说事。到村民家里看看,不仅把事说了,还能坐下聊聊,万一他有什么别的困难,自己也能及时了解,帮上忙。这件事告诉我,在扶贫的工作中,我们只有脚下多沾点泥土,将困难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才能和老百姓真正的在一起,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我们帮扶的三溪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07户834人,属全镇贫困人口最多的贫困村,在扶贫过程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贫困户史启国家里。
居住在隆回县滩头镇三溪新村塔石点的史启国一家,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三口人,史启国1957年出生,其配偶1965年出生,儿子1988年出生但患有智力残疾,需要人整天看护,考虑到史启国一家的特殊情况,我们为其一家整户纳入了二类低保兜底保障,并为史启国夫妇俩申请了计划生育特困户补助,政府的扶贫政策虽然减轻了生活压力,但脱贫致富最终只能靠自己,面对家庭生活的重担,史启国夫妇并没有被困难压倒,也没有向村里和政府诉过苦,提过任何要求,总是积极乐观面对生活,史启国夫妇在照顾好儿子的同时,在家发展好种殖业、养殖业,其中2020年种植水稻2亩、玉米2亩,养猪1条、养牛2条、养鸡20只、鸭20只,年创收20000多元以上。“我们不等不靠,靠勤劳双手喂猪养牛,脱了贫,我脱贫、我光荣”,史启国在村里组织的脱贫表彰大会上笑着说。史启国一家的勤劳与付出,不仅使自己顺利脱贫,而且还为我村许多贫困户树立了勤劳致富脱贫的榜样。
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期,也许不久我们就要离开这片土地,回到市里工作,但三溪已成为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的心将和这里的老百姓永远在一起,愿三溪的老乡们在今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生活的越来越好,同时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也将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市检察院驻隆回县三溪新村扶贫工作队员 雷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