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12月19日讯(通讯员 江梦琳)郁郁葱葱的山脚下,一栋红砖砌成的两层楼房就是李著晚的“养殖大本营”。现年47岁的李著晚是新邵县巨口铺镇和谐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毕业后,抱着学习不好不如出去打工赚钱的想法,他北上闯过东北,南下去往深圳。光阴如梭,2013年还没闯出自己想要的天地的他已是4个孩子的父亲。妻子常年体弱,无法外出务工,孩子还得读书,他再三考虑后决定返回家乡。
村“两委”考虑到他家中困难,为其申报贫困户,2014年李著晚被正式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教育扶贫的帮扶,李著晚的孩子读书得到了保障,他还时刻警醒孩子要珍惜学习的机会。现如今,大女儿大学毕业留在上海工作,二女儿考上新邵一中,成绩优异。没有的后顾之忧的李著晚,琢磨着不能光靠政府的帮助,自己在东北有过一段牛羊养殖经历,不如将这些技术用起来办个养殖场。心动不如行动,他很快将想法付诸行动,村里得知后建议他申请小额信贷。有了资金的李著晚尽快地建起了一栋小厂房。第一年,养的牛得了五号病,虽然政府给予一定的赔偿,自己仍然损失了七万多元;第二年,养的猪又遇上非洲猪瘟;但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一次次失败下总结经验教训,今年养的猪和牛盈利达20万左右。他也意识到自己专业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在村“两委”多次向他宣传“致富带头人”培训后,他立即报名参加。“这次培训回来后,在考虑慢慢扩大养殖场的规模,帮助乡亲们也加入进来”,李著晚自信地说道。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要将被动输血转换为自我造血,增强脱贫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就一定能走上幸福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