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4月22日讯(通讯员 吴珺 朱勇)“低保金帮我度过了当初最艰难的日子,现在我有了稳定的收入,决定退出低保,把低保资格让给更需要的人,也给我的孩子做一个榜样。 ”4月21日,远在潮州打工的新邵县小塘镇言耳村村民李青松在电话里这样说道。
李青松由于家境困难,于2017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确诊为鼻咽癌,在省肿瘤医院住院花费了十余万元,病情稳定后出院,现在还需定期进行化疗等后续治疗。而李青松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妻子为了两个年幼的孩子无法外出只能在家务农,全靠李青松在外务工赚取的工资来维持家用,生活十分拮据,在这个情况下,村里帮其申请了低保,从2020年1月份开始享受低保待遇。
而就在今年4月初时,享受低保待遇仅仅一年的李青松给村支书发来信息,表示在家带娃的妻子时不时给他打来电话说,镇里、村里常常组织院落会议,为他们这些党员和普通群众宣讲党的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故事,两个孩子很爱听,也特别崇拜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现在我们家每月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自己在家还可以种点地,吃喝没有问题,所以还是退出低保,把资格给更需要的人。
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退出低保失去的并不仅仅是每月200余元钱,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各级的帮扶与资助。而在仅仅享受低保待遇一年就选择退出的李青松一家虽然不是党员,但是村里的党员干部们给予了他们很多帮助,夫妻俩思想觉悟的提高都来自于在新邵县自上而下深入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
自今年3月份以来,小塘镇积极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邀请市县党史专家为全镇10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授课,进一步深刻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坚定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决心。并把党史学习教育开进农家小院和田间地头,鼓励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板凳会议、院落会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真正让教育“活”起来,全镇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同时,小塘镇还将坚持以解决广大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特别是在每个村设立一面“微心愿”墙,鼓励农村空巢老人、贫困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困难群体,将自己生产生活中亟需解决的小微困难问题,以“微心愿”的形式张贴出来,村里能够解决的立即给予解决,解决不了的收集整理后上报镇里,由镇里协助解决,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