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6月3日讯(通讯员 王忠义)威溪水库坐落在武冈与城步的交界处,距武冈城区八公里左右。杻纽工程动工于一九六五年十月,一九七三年一月基本完工。
水库右侧是泻洪道,坝底外向建有发电站,左右两侧各修一道水渠。修筑水库大坝,聚集了来自武冈四面八方的劳动大军。工地上常年人山人海,热火朝天。离工地不远的唐家寨、蔡家塘、蔡家坊家家户户驻扎着民工。常驻我家的民工有十来个。他们的到来,给家里添了热闹,添了欢声笑语。伴随着水库建设,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水库修好后,我们院里的小伙伴们,常常三五成群,爬上高高的坝顶,兴奋得疯了似的在大坝上跑啊,叫啊。两岸青山相对出,不尽碧水库中锁;一条大河(赧水)北流去,田野村落收眼底。优美的景致,阔大的视野,令我们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此后四十多年,威溪水库在农田灌溉、防汛防洪、电力供应、城区供水等方面,造福武冈人民,贡献卓越,功不可没。而今,威溪水库已打造成威溪国家湿地公园;并发展成武冈城区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地。
进入库区,但见,巍巍大坝所有进出通道全部封闭;环库栅栏曲折弯延;波光粼粼,浩浩碧水映衬白云蓝天;水鸟成群,或振翅绕飞,或三五戏水。没了船影,没了垂钓。农家乐卸了牌匾停了营业。游人稀疏,偌大库区,显得格外清幽和静谧。
漫步环库山道,抚今思昔,关于威溪水库的一幕幕、一桩桩浮现眼前,仿如昨日。威溪水库,是城步、武冈两地人民的致富通道。
城步的每一座山岭,翠竹漫山遍野。曾经,竹子用途广泛,价值不菲。造纸离不开它,造房少不了它,生产、生活中到处是它的身影:晒簟、萝筐、竽筛、扁担、团箱、米筛、筷子、竹凳、背篓、凉席、躺椅、篱笆……如金似银的竹子,数不胜数的竹制品,经过威溪水库运送到武冈,再转运到其他各地。翠竹成了城步、武冈两地百姓的谋生竹、发财竹。伐竹、运输、制作、编织……,勤劳的人们经年累月,起早贪黑,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财富,编织美好的梦想。
两地百姓,不分苗汉,自然交融,往来穿梭在城步和武冈的交界处。威溪水库悠长的水面上,一年四季,荡漾着木船吱吱的桨声,飘扬着机帆船突突的欢叫声。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上高中。每逢星期天,都随挑脚担的人群,前往城步的长佃、江口等地,挑木碳、矿石或晒簟,深深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也深深体会到劳动赚钱的快乐。威溪水库,是城步、武冈两地人民的乐园。水库库区,群山环抱,山水映衬,水碧天蓝,山静水幽,风景如画。气候凉爽,空气新鲜,好个天然氧吧。辛劳的人们,忙里偷闲,随便坐坐,随意走走,卸了精神的负担,放松疲惫的身躯,沐浴清风,沐浴暖阳,看看蓝天碧水,看看茂林修竹,劳累顿消,幸福的感觉弥漫周身。
上班一族,一到周末、假日,或携妻带子,或三五结伴,前来游览。自坝底,拾阶而上,你追我赶,前呼后唤,个个巴望着第一个登顶。及至坝顶,早已上气不接下气。放眼四顾,呵!群山环绕,山碧水阔,武冈城区、山岚大垅、蜿蜒赧水、农家院落尽收眼底。壮哉,山河!美哉,家乡!心底里倏然涌起一股浓浓的自豪感。
谷风阵阵,浑身舒坦。空气那么清新、幽凉,深吸一口,顿觉神清而气爽。顺阶而下,机帆船早已静静候在岸边。突突声中,船在山的怀抱中缓缓前行。碧空如洗,山连着水,水倒映着山。悠悠然似入梦境,愰愰然如在画中。或乘摩托艇,疾驰碧水之间。劲风拂发,山影疾退,白浪飞溅,一串串惊恐、兴奋的尖叫丢入远处,遁入云霄。抑或,趁妻儿们静坐、趣闹,独个儿寻一处水湾,席地而坐,拾竿而钓。碧水茫茫,我心悠悠。忘却世间烦心事,乐享眼前好时光。
累了,饿了,找一农家小店,家人团坐。碧水撩眼,山风拂身。点三两道菜倄,品一杯野生山茶,喝一碗农家米酒。食材没得说,鸡是店家自个儿喂的,鱼从水缸里才捞出,蔬菜刚从屋前地里采摘。味道鲜美,价格实惠。酒足饭饱,个个满心欢喜。
悠哉游哉,一个冷战,打断了我的思绪。
不知不觉,已行至城步正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