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答记者问

邵阳: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中立标杆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何杰锋 2021-06-28 23:12

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剑萍答记者问

邵阳新闻网6月28日讯(记者 何杰锋)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和非洲,既是邵阳扩大开放的“大方向”,也是邵阳改革发展的“大机遇”。6月28日,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剑萍在回答记者时表示,“十四五”时期,邵阳市将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和非洲,采取有效措施精准对接,努力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立标杆、作表率。

近年来,邵阳市积极主动对接粤港澳、东盟和非洲,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并取得初步成效。2020年,全市签约大湾区项目100个,占全市签约总项目的三分之一,引进资金432亿元。对非进出口总额达7亿美元,发制品、箱包、打火机等产品出口南非、尼日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非经贸产业园已开工建设。目前在东盟地区的邵商逾10万人,企业近2000家,投资近14亿美元,总量和投资额均居湖南第一;2020年,邵阳市对东盟进出口达4亿美元;邵阳东盟科技产业园一期建成。

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航拍

曾剑萍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市继续抓好招商提质、外贸突破、区域合作、平台优化等重点工作,做到“三个坚持”实现主动对接、精准对接。坚持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举办“全球邵商大会”“港洽周”“沪洽周”等经贸活动。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一批“三类500强”企业和具有进出口潜力的外向型企业。抓住RCEP对邵阳发展的历史机遇,引导东盟地区箱包、小五金等行业企业入驻东盟科技产业园。抢抓中非经贸博览会永久落户长沙契机,引导与非洲贸易相关的咖啡、发制品等行业企业入驻湖南中非经贸合作产业园。坚持高质量“走出去”。一方面推动“邵企出海”,以邵商这块“金字招牌”为依托,积极对接湖南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园中园”和“飞地园区”,加强中医药、工程机械、智能家居、时尚用品等优势产业的国际产能合作。一方面推动“邵品出境”,稳住现有市场主体,培育发展一批以科技型企业、大企业为主的外贸主体,和非洲、东盟、大湾区等区域适销产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高交会等国际性展会,举办湖南东盟名优产品博览会、邵品进东盟、进非洲系列活动。坚持高标准“建平台”。主动融入湖南自贸区,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加快邵阳综合保税区、公路铁路海关监管平台建设,争取早日实现“邵阳报关通关一体化”。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争取中欧班列、国际铁海联运“五定”班列、港澳直通车延长至邵阳。用好邵阳经开区这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台,带动引领沪昆高速百里工业走廊园区发展,全面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