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王化永:带领乡亲共创丰收的“水稻王”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杨廷针 2015-08-06 15:13

王化永,隆回县羊古坳乡赵家冲村人,1970年7月生,中共党员。袁隆平超级稻高产攻关试验项目实施人、隆回王化永超级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人,带领乡亲们在羊古坳乡进行高产攻关,从2009年至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超级稻亩产世界纪录,被人们称为“水稻王”。

响应政府号召,回乡种田

凭着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拼劲,在砖瓦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王化永于1999年承包了隆回县茶山砖瓦厂,经过几年的经营,成为了腰包小鼓的“永老板”,被同行一致推举为隆回县砖瓦协会会长,并于2007年当选为隆回县人大代表。从2005年开始,王化永的家乡羊古坳乡承担了袁隆平院士超级稻高产攻关任务,但连续4年都没能实现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超级稻亩产830公斤、860公斤、900公斤目标。这个关口,羊古坳乡党委政府寻思原来农户分散种植的模式无法做到管理一致,很难突破高产目标,必须寻找一个有心又有实力的“大户”集中种植,才有可能实现目标。于是他们找到了王化永,想请他“撑头”搞高产攻关试验。当王化永了解到超级稻高产攻关的重要意义和袁隆平院士的殷切期望后,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响应政府号召,不能推卸责任,不顾企业员工、亲友们的反对,毅然卖掉了生意红火的砖瓦厂,在羊古坳乡雷峰村承包了108亩连片水田,回乡种田。 

埋头高产攻关,创造奇迹

从工业到农业, 半道“转行”的王化永深知要实现高产攻关目标,必须埋头苦干。他虚心拜农业专家和种田能手为师,学习书本技术资料,遵循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良种、良法、良田”栽培技术原则。为实现块田大面积平衡生长,王化永对待生产种植总是一丝不苟,把超级稻当成自己的妻子儿女, 白天在稻田里查看禾苗长势,捕捉害虫,晚上就睡在稻田边。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种植的108亩超级稻亩产达到841公斤,超过了“863” 计划第一期目标830公斤,创下了全国大面积单产最高纪录。有了第一年经验的王化永更加注重细节,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不断开拓创新。在施肥方面,全部采用有机肥;在病虫害管理方面,除了使用专门的低毒、环保农药之外,更多使用了土方法配成的土药方,有效地保护青蛙、蜘蛛等田间有益生物。2010年亩产872公斤,2011年926.6公斤,2014年突破了亩产1000公斤,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产奇迹。

带领乡亲攻关,共创丰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化永一心想着要让更多的农民兄弟“会种粮、爱种粮、种好粮”,思考着如何将自己的种粮经验形成“丰产模式”,带动乡亲们增产增收。2012年,王化永以农业模范和科技示范户的特殊“身份”组建了“超级稻推广技术服务中心”和“超级稻种植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优势,带领技术团队无偿为种粮乡亲们提供技术服务,开设“田间课堂”,实行统一选用优良品种、统一催芽育种、统一播种时间、统一规格插秧、统一用肥用药、统一晒田管水、统一收割收贮,并定期开设培训班,发放农业预报资料,全面指导乡亲们按照“良种、良肥、良药、良态”的科学种田方法共同进行高产攻关,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对稻谷进行收购加工,让种粮农户零风险,真正带动和服务乡亲增产增收致富,大大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至今王化永组织的超级稻专业合作社已经覆盖了羊古坳乡的20个村,超级稻种植面积8000余亩,平均亩产量较3年前提高了25%,带动了乡亲们共同丰收。

王化永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政府需要时,放下一切投身高产攻关,掌握技术后无偿提供给人民,带领广大乡亲们共创丰收,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