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心夫妇让患有先天性软骨症的生命依然美丽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陈远志 2015-08-13 10:43

邵阳新闻网讯(通讯员陈远志贺青贞)她是一个不幸的人,刚生下来就患上先天性软骨症,成了终身残疾;到中年时,她相依为命的父母和弟弟相继抱病离世。但她又是一个幸福的人,亲人离去后,邻居夫妇毅然决定接手照顾她的下半辈子,成为她的依靠。

她叫郑培莲,隆回县金石桥镇龙口村人,今年已经60岁。从2004年起,邻居郑喜文夫妇开始照顾她的生活,用大爱滋润着这个残缺的生命。如今,11年过去了,郑培莲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大家看到都不仅感叹:“只要有爱心滋润,残缺的生命也同样充满美丽和幸福。”

母爱无私,残缺的生命神奇延续

1955年 ,郑培莲出生于隆回县金石桥镇龙口村的一个农户家庭。起初,白胖胖的小脸蛋给家里带来了喜悦,刚出生的小培莲看上去跟其他孩子没有任何区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别慢慢地凸显出来。同龄的孩子都能满地爬了,小培莲却还不能动。开始,父母亲觉得可能是孩子发育晚,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1958年底,同龄孩子都能走路了,郑培莲却还不能爬。这时的父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急忙把她送到医院。诊断结果给了郑培莲一家以沉重的打击——先天性软骨症,这意味着郑培莲一辈子将无法生活自理。

“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会一直照顾你。”因为这个血浓于水的承诺,郑培莲父母付出了一生的艰辛。那时,为了多赚些工分,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去地里参加劳动,郑培莲在家没人照顾,只能抱着去地里。到了夏季,天气炎热,夫妻俩就把她放在阴凉的树下。

在艰苦而安静的十几年里,郑培莲一天天长大,与此同时,照顾她的难度也越来越大。18岁时,郑培莲的体重达到了50多公斤,这时的她需要两人才能穿好衣服,洗漱,喂饭。饭后,还得由父母扶到屋外透气。

为了弥补女儿身体残缺的遗憾,家里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从物质上补偿女儿。“父母时常饿肚子,省下吃的给我。”回忆往事,郑培莲泪眼婆娑地告诉记者,“是父母的精心呵护,我这残缺的生命才得以奇迹般延续。如果有来生,我一定千万倍地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

爱心接力,残缺的生命有了新依靠

近50年的时光,父母与女儿相依为命,不离不弃。1965年和1966年,家里祸不单行,郑培莲父亲和弟弟相继离世。尔后,由于母亲极为细致的呵护,郑培莲的生活里始终有着灿烂的阳光。然而,岁月不饶人,随着时光的流逝,母亲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每到夜深人静时,母亲都会悄悄流泪:百年之后,女儿的生活该由谁来照管?

2003年的一天,郑培莲母亲忍不住向邻居郑喜文夫妇诉说了内心的忧虑,自3岁就失去母爱的郑喜文静静地听着,当时却还不敢轻易许下任何承诺。

时隔不久,郑培莲的母亲突然暴病离世,而郑培莲的身边并没有其他亲人,今后,郑培莲的生活怎么办?郑喜文和妻子罗健容经过反复商量考虑后,毅然决定接过照顾郑培莲生活的重任。这一消息在当时的小山村里顿时成了爆炸性新闻,也招来了不少人的闲言碎语:这对夫妇是傻瓜,一定是脑子有问题。

既然下定了决心,他们就不再有顾虑。他们微笑着告诉旁人:“我们是邻居,就当我们是上辈子欠她的吧!”就这么一句话,成了这对夫妇照顾郑培莲后半生的理由。一直以来,郑喜文夫妇靠种地为生,生活不算过得太好。但不管日子多苦,他们都尽力让郑培莲吃饱穿暖。

爱心滋润,残缺的生命依然美丽

转眼11个年头过去了,60岁的郑培莲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唯一的依靠。有一回,郑培莲因病住院,非要郑喜文的妻子罗健容陪,在医院里,只要有一阵看不到罗健容,她便心神不安。在郑培莲住院的3天里,年过50的罗健容也整整陪了她3天3晚。

如今,郑喜文夫妇的孩子已成家立业,但夫妻俩始终放松不下来,因为在他们眼里,还有一个未出阁的“大孩子”郑培莲。有一次,罗健容到隆回看病,住在亲戚家,想等复查完了再回来。谁知刚住到第三天,她儿媳就打电话来了,直说:“妈,您快回来吧,从您走后培莲婶婶就不吃饭。三天了,我怕出事。”

自那以后,罗健容再也没在外住过,无论多晚她都会赶回家,给郑培莲做饭,帮她洗澡。为了逗郑培莲开心,夫妇俩还时常给她唱歌、讲故事。就像心疼自己的孩子一样,郑培莲的优点、爱好,都成了夫妇俩喜乐的源头。

在采访中,说起郑喜文夫妇,郑培莲多次幸福地落泪:“一生有他们的照顾,我非常知足了,我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残疾人。”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