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钧安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邵阳商会常务副会长徐石清。
天下邵商采访来到武汉站,一个四五十来岁的带着儿子的中年人站在出口,身形瘦小。在我们都以为是哪位老总的司机时,一经介绍才知晓是武汉钧安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汉邵阳商会常务副会长徐石清。
靠双腿走出大山的大学生
出生在邵阳市新宁县的徐石清,原本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寒暑假时,看到从省城长沙读书回来的哥哥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说起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原本不读书的徐石清开始心动了。
一读书发现成绩还不错,徐石清的父亲对徐石清说:“你成绩好,我们就送。”家里东拼西凑,找亲朋好友借钱,送徐石清上学。每到星期六的下午徐石清还得回去干农活,身上没钱了就一步一步走回去。徐石清说:“第一次走的时候不认识路,走了5个多小时才到家。”
“在我读书的时候,我的第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老师,回到我们村里去教书,让更多的人能有机会读书。”这是徐石清的第一个梦想。
在高考时以全县第三的成绩考上了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此时家里已经欠了2万多元的债。大学勤工俭学,每年过年要带几十块钱回家过年。
1993年,刚大学毕业不到半年的徐石清就在武汉一家制药厂担任研发室主管。这样稳定安逸的工作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感到满足,但他却没有。1994年底,徐石清毅然辞掉研发主管的职务,应聘到北京一家制药公司做湖北省的销售经理,开始了他的下海从商之路,说是经理其实就他一人,既是经理又是业务员。
1997年,经朋友推荐徐石清又来到湖南一家制药公司担任河南省销售经理一职,他带领数十人跑遍了河南省的一百多个县,一年多的时间又将该制药公司在河南的业务从零做到了公司的前三位。
徐石清和他的团队开会。
不安现状勇于创新的创业者
1994年到2005年,徐石清一直在医药公司做销售,此时他的年收入达到了十几万。徐石清说:“这个时候,我只想让家里人过好点。”
一直打工还是自己创业?创业的想法在徐石清的脑海里盘旋。2005年,徐石清放弃了高新工作,自己创业,成立了武汉思顿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初始,发展艰难,没有客户,没有市场,就连生产加工都还得委托别的企业。此时的徐石清看到的不是精彩的未来,不是伟大的事业,他所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巨大的“零”。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了创业,就下定决心要把企业做好。”徐石清懂得坚持就是胜利,懂得成功要靠汗水换取。在此时,他只能靠着自己的毅力独自研发药品、做全国总经销。谈及那时候的自己,徐石清笑言自己身兼数职,既是企业研发人员,又是市场开拓人员。当问及是什么让他能够在如此艰苦的创业条件下坚持下来,徐石清坦言相告:凭着对成功的渴望。在他看来,对成功的渴望是人的本性,也是每个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但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让人性得到解放,关键在于是否有毅力坚持下去。
天道酬勤,靠着汗水的浇灌,靠着一份辛勤与努力,徐石清领导的武汉思顿科技有限公司逐渐有了自己的客户,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市场,企业也越做越大。2008年,徐石清再度启航,牵头成立湖北思顿药业有限公司;2010年又收购了有近四十年历史的武汉长江巨龙药业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武汉钧安制药有限公司;2013年又成立了武汉钧安采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进军生物污染防控环保技术领域,并已成功推出四个专利产品,解决了医院检验科样品采集的生物污染问题。
发展至今,徐石清领导的四家公司并驾齐驱,全力发展,仅在2012年便创下总销量过亿的大好成绩。现在的徐石清,也从原来的那个身兼数职的企业法人成为了今日身家过亿的优秀企业家。
武汉钧安制药有限公司。
性格开朗 热心公益的儒商
在采访过程中,在车上,我发现徐石清经常哼唱着一些当下流行的歌曲。在他身边总感觉有种很乐观的气息感染着你。
在徐石清的名片上有武汉钧安制药有限公司官网的微信二维码,在触及我们惊讶表情时,徐石清说:“我有个优秀的,年轻的团队。”在这个人才流动快的时代,在徐石清的团队里超过5年的老员工比比皆是。徐石清觉得,你待你的员工好,你的员工也会以更好的工作状态回报你。
在公益事业上,徐石清说:“我碰到了,能帮的就帮下。”2008年投资二十几万为家乡修路。2009年与媒体合作,支助七个贫困大学生,每年5.5万元,截止到今年共支助22万元。2012年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40周年庆典,赞助10万元,并为莘莘学子做创业报告。2012年11月中国光彩事业武汉促进会东西湖分会成立,赞助10万元。除此之外,他的助理还告诉记者,徐总在看到2012年“裸心哥”的报道后,不留名存入15万元,让“裸心哥”的心脏在协和医院顺利“回家” 。
从研发室主管到武汉钧安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从学者到成功的企业家,徐石清的制药版图在不断地扩大,事业目标在一个个实现。而在我们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在制药行业中不断磨炼自我,创新产品,壮大企业,回馈社会的有努力并有毅力的企业家,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位锐意进取,务实奋进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