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楼茶山一角
12月15日,在位于洞口县古楼乡的古楼茶庄,站在满目青翠的茶林前,茶山夕照,短发齐耳、英姿飒爽的肖冬红与茶山融为一体,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肖冬红,湖南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阳市人大代表。近5年来,肖冬红紧紧围绕促进产业扶贫、加快邵阳发展大局,忠实履职,担当作为,促进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统筹发展,促进茶叶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茶叶成为雪峰山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目前,发展茶叶种植、野茶收购等茶园面积约3万亩。
茶乡古楼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的雪峰山腹地。这里土壤肥沃,常年云雾缭绕,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古楼茶叶。但因上世纪末市场波动、茶叶滞销,茶农种茶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为解决老百姓种茶后顾之忧,提高种茶效益,重振古楼茶乡雄风,肖冬红带领古楼茶公司“做给农民看”。
肖冬红流转老百姓的土地,在雪峰山区乡镇种植示范性标准茶园1500多亩,建立有机生产基地5个。近五年来,公司先后投入资金2300多万元,提质改造1500吨古楼绿茶生产线3条,新建500吨古楼红茶标准生产车间,建设紧压茶、白茶生产线,扩建茶叶仓储2700平方米,保证了合作社和农民的茶鲜叶及时收购、有钱赚。
邀请湖南农大教授指导做茶
肖冬红坚持科技兴茶、创新发展,提高产品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不断拓展市场。公司现已开发出三大茶系、二十多个类别的茶叶产品,产品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和食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省级、国家级茶叶评比中荣获金奖50多项,是湖南省名牌产品、湖南省十大红茶企业产品品牌。
肖冬红看到老百姓种茶的积极性发动起来了,示范引领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主动与古楼乡党委、政府以及扶贫部门联系,决心领着农民干,让茶叶成为雪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黄金叶”。
公司在古楼乡牵头成立了6个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免费提供茶苗330万株,免去苗木款80余万元。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产业经营模式,签订了“统一茶树品种、统一种植生产管理、统一农用物资的投入、统一采茶标准、统一保护价收购”的相关协议,解除了老百姓茶叶难卖的后顾之忧,助推茶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5年来,古楼乡发展茶园6000亩,每亩增收3000元以上,为困难群众和茶农增收2000万元以上。同时,公司为提高茶农的收入,组建茶叶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团队,增设免费培训班,先后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2个,引入茶叶新品种7个,实施茶园生态防治、品种改良、茶树保水、红茶加工等新技术15项,选育开发出古楼1号、古楼2号高端红茶系列优质产品,为茶农提供全方位的免费培训指导,提高了他们的茶叶种植效益,带动全县5个山区乡、20个村、15000人脱贫致富。
在经营管理好公司的同时,肖冬红带领公司团队积极承担乡村振兴责任,走合作共赢之路,创新发展三产融合之路。古楼茶文化的融合发展,不仅使茶公司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民宿、农家乐以及茶作坊、茶庄园的发展。
今年公司新增旅游服务人员52人,月工资2400元左右,全年付劳动工资150万元以上,古楼的干笋干蕨、腊肉、无公害蔬菜、土蜂蜜等销售形势良好,增加老百姓收入160万元以上。
目前,古楼老百姓已新办游客接待的民宿、茶庄26家,年增收600万元以上。今年,古楼村村民黄宜花获得年采摘自家茶园鲜叶款14000多元,茶公司采摘工资6000元;唐贤彪开办了家庭制茶作坊,年增收十多万元;肖立新开办了农家乐,年收入约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