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亮点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亮点⑤:发挥职能作用推进“邵阳红”品牌建设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刘芳军 2021-12-31 18:36

12月22日上午,邵阳红品牌建设推进会暨“宝庆有礼”邵阳红包装和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举行,标志着“邵阳红”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推进再添力。

近年来,邵阳市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着力打造市级优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邵阳红”。市人大常委会围绕“邵阳红”品牌建设,大胆创新,不断探索“邵阳红”品牌创建路径,提高品牌管理水平,为邵阳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2018年在长沙金芒果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上正式亮相,到今年7月获批国家知识产权总局全域公共品牌集体商标,邵阳市一直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造市级优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邵阳红”。3年来,全市农业品牌建设迸发出新的活力,形成以“邵阳红”公共品牌为龙头、“一县一特”品牌为支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体系。

(5月15日,2021年“邵阳红”溯源体系发布、第五届茶叶技能大赛暨第三届“邵阳红”文化节在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启动。)

“邵阳红”产品分为生态茶饮、优质粮油、绿色果蔬、美味食品、地道中药等五大类。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邵东玉竹,是入围第一批“邵阳红”优质农产品目录的农产品。在全国前四大中药材市场之一的邵东市廉桥镇,种百合、玉竹、芍药成为了当地村民致富的路子,全镇1448家中药材门店,每天都有全国的客商来选货。“很多大型的制药厂和公司都来我们廉桥采购药材,现在我们这个中药材行业发展来势很好。”邵东市廉桥镇一中药店负责人赵浈浈说。

截至2019年,我市已成为全省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大市,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在全省排名第一,全市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达115.5亿元,中药材种植业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12%,仅次于水稻,形成了以邵东、隆回为龙头,新邵、新宁及其他县为补充的中药材产业集群,“邵阳红”中药材也在许多展会上大放异彩。

(2020年11月27日,“宝庆群艺汇”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一品宝庆府 天下邵阳红”2020年邵阳市广场舞大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

2018年初,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将“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十大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和十大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报告”列入其中。2019年初,市人大农业委组织政府有关部门及部分涉农人大代表先后赴省内外考察,形成大量关于我市农产品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并提出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打造以“生态、安全、有机”为内涵的“邵阳红”市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同时,支持政府建立了“邵阳红”建设机构班子,搭好品牌建设框架,开展了“邵阳红”产品与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邵商的“六进”活动;创作“邵阳红”主题歌词曲、制作MTV、创作主题宣传片;进一步与各主流媒体合作,加大“邵阳红”的宣传力度,扩大“邵阳红”的品牌知晓度;支持督促市农业农村局开展“邵阳红”商标标识及广告语全国征集及评选活动;支持督促市商务局等部门开拓“邵阳红”销售渠道,推进“邵阳红”产品纳入供应链体系建设,举办多场品牌营销会及现场推介会、农博会等,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今年,“邵阳红”公共品牌被评为湖南乡村振兴十大领跑品牌,“邵阳红”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产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进入了千家万户。

“作为邵阳市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够吃到更多的‘邵阳红’品牌产品,品尝我们邵阳自己的美食。”市民王女士表示,“邵阳红”的产品自然、绿色、环保,吃着非常放心。

截至目前,“邵阳红”品牌目录已有97家企业、198个优质产品,邵阳红公司+企业+基地,2020年创造了产值过150亿元,促进了我市十大百亿农业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 刘芳军)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