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讯(通讯员 杨坚 李焕洋 李中平)新宁县清江桥乡天京村6.2公里的通村道路基扩建到5公里时,因缺欠资金即将停工,当地群众十分着急。10月26日上午,该村一等残疾退役军人徐运畅向村民再次作出承诺:“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把这条路修好!”
清江桥乡天京村是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村里虽然通了毛皮路,但宽不足4米,如碰上两辆相向的车子行驶时,会车极不方便。特别是晴天灰尘士飞扬,雨天泥水四溅,村民们吃尽了苦头。今春,该村决定对村道进行扩建硬化,得到了县乡两级政府的支持。县交通部门表示,硬化工程由县里负责,但从3.5米扩至5.5米的路基工程由村里自筹资金解决。怎么筹?村里群众大多不富裕,修毛坯路时就筹了钱,现在再筹,难度比较大。村领导们犯了愁。
“让我来想办法吧!” 这时, 徐运畅站了出来。年过花甲的徐运畅曾在云南当过铁道兵,他与战友们修筑成昆铁路时因工地不幸发生塌方,他被埋住,抢救出来时头部遭到重创。虽捡回一条命,但神经爱到挫伤,时不时伤口复发,双腿常年浮肿,靠坐着轮掎出行,属一等残疾退役军人。回乡后,他身残志坚,热心村里公益事业,曾担任过村支书。10年前,他与邻近的村组签下了200亩的土地承包合同,创办了新宁县残疾军人示范场。经过精心耕作, 示范场种植的无公害优质脐橙赢得了市场,也为他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徐运畅说到做到,他将家中仅有的15万元现金投入到通村道路基扩建工程上,又通过多方争取,筹来了10万元,路基扩建工程顺利进行。由于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修到5公里处时,超出了原有预算,资金缺口达13万多元,影响了工程进度。徐运畅一边做群众工作,要求大家不要停工;一边坐着轮椅四处奔走,继续筹措资金。“这条路不修好,我誓不甘休,那怕一家一家去讨,我也要讨出来!” 徐运畅对采访他的媒体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