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网2月23日讯(记者 张育溪)曾令超,男,1948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新宁县人民法院退休干部。1981年,曾令超见义勇为制暴致残,双目失明。1986年,他开始发表作品。35年来,公开发表13部作品共400余万字,并10多次获奖。曾荣获全国自强模范,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全国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2021年11月,曾令超荣获第八届湖南省道德模范称号。
在歹徒行凶时奋不顾身
1981年12月12日,时任新宁县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的曾令超,带领新招收的4名干部去县人民医院体检,发现一个身捆炸药的歹徒在行凶施暴,他义愤填膺、奋不顾身前去制止,不料凶恶的歹徒拉响捆在身上的炸药包,“轰”的一声,曾令超便倒在血泊中,面目全非,双目失明,从此坠入无穷无尽的黑暗深谷里。
曾令超认真聆听妻子蒋妹阅读文章
在黑暗中挣扎走出迷惘
正值盛年的曾令超,从缤纷的光明世界一下子坠入黑暗中。这突如其来的残酷现实,他一时难以接受,成天以泪洗面,煎熬在悲愤、苦恼、迷芒中,挣扎在暗无天日的凄风苦雨里。但他想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灰心失望和沉沦,而要身残志坚。在妻子和朋友的鼓励帮助下,他以积极昂扬的斗志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在艰难中奋进顽强创作
曾令超双目失明不能阅读,就从听电视、广播中吸取文学营养。爱妻蒋妹给他报名参加各类文学函授学习班,晚上为他念读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名篇,使他不断地修炼和提高自己的文学涵养。他凭自己的感觉来书写,写出的字歪歪扭扭,谁也辨认不出来。妻子想出一个办法,要他从简单字的笔划写起,经过好几个月,妻子渐渐地掌握了他写字的规律,成为其特殊的翻译。他苦思冥想把写出的文稿投寄出去,可大多泥牛入海。但他不灰心,不放弃,只是从每次退稿中找症结,他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曾令超外伤后遗症对天气特别敏感,稍不正常就作祟,疼痛难耐,但他始终坚持着强忍着,一天要听书和写作十多个小时,几乎把命都搭进去了。妻子蒋妹为了给他誊稿,30多年坚持不懈,她累计誊抄的稿件有一个多人高。
蒋妹给曾令超誊抄文章
在大爱阳光中无私奉献
曾令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5年后终于有了收获,自此他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公开发表作品共400余万字,出书13部,其作品始终坚持二为方针,传播正能量,曾获中国首届长城文学一等奖,“五个一”工程奖,全国首届和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等10多次。他积极回报社会,把自己的作品无偿捐献给各级图书馆收藏,共计1000多册、价值3万多元。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和模范道德去感染人、熏陶人。他向有关单位干群和各中小学校的师生进行人生教育课,特别对失足青年给于更大的关爱。他还向遭灾受难和需要帮助者给予无偿的奉献。经中宣部、国家电影局审批,同意把他不寻常的人生经历改拍成电影《跋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