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防控疫情——邵阳在行动

双清:心理援助服务上线 传递抗疫温暖力量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邹小艳 汪少海 2022-05-01 09:11

邵阳新闻网5月1日讯(通讯员 邹小艳 汪少海)“您好,我是双清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心理援助中心的志愿者,得知您在隔离,您辛苦了!”“最近伙食怎么样,晚上睡眠还好吗?”4月27日上午8时许,在双清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心理援助服务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凤正通过电话对一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进行耐心询问,这也是苏凤作为心理援助志愿者驻点办公的第一天。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考验。心理“防疫”,是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重要一环。4月26日,双清区成立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心理援助服务中心,在邵阳市率先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和封控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化解可能出现的“疫后综合症”,做好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保障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和封控区群众的身心健康。

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打出安心“组合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发生以来,按照双清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区教育局实时关注疫情发展态势,时刻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工作准备,从辖区各中小学校挑选18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志愿者,组建成“双清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心理援助中心志愿者服务团队”,并制定印发《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平台工作制度》《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平台工作职责》《心理援助服务热线平台工作指南》《心理援助志愿服务谈话提纲》等指导性、规范性文件资料,同时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援助培训会,邀请市心理督导师授课,针对性开展服务人群分析、服务话术要求和应对、服务技巧和工作指南等内容培训。

双清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爱军表示:“所有心理援助志愿者都有一定的咨询经验,我们将会严格按照心理咨询的伦理要求为来访和受访群众保密个人信息,共同为市民群众的心理健康护航。”

“接听”“拨打”双向互动,争做群众“及时雨”

“目前我们负责的这个点位共有200多名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对每一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我们都会变‘被动’接听为‘主动’拨打,提前对他们进行心理干预。”心理援助中心的志愿者肖兴华说道。

据肖兴华介绍,这两日,她每天都会收到一些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反映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稳定接听者情绪,了解其当下处境,说明目前状况,再根据具体情况做心理疏导。“之前有一位小姑娘,因只身入住隔离酒店而过度紧张,在她看来,只有家里的小房间是最安全的地方。小姑娘强烈要求缩短她的隔离时间。”肖兴华一边耐心安抚,一边解读最新疫情防控政策。“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多半源自安全感缺失,可以顺其自然地去缓解。”

据了解,目前双清区每个医学观察集中隔离点和封控区均配备1-2名心理咨询师,面向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和封控区群众提供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以及防疫知识宣传。同时还对社会公布了隔离点咨询热线和市民线上咨询热线,在每天的7:00~23:00主动接听来访群众的咨询,对所有拨打和接听电话做好记录,收集整理群众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并对一些特殊、紧急情况的来电进行分析和后期随访,做到有效对接、及时反馈、跟进优化,切实筑牢心理健康防疫墙。

用心用力精准服务,凝聚浓浓“关护情”

“您好,这里是双清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心理援助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和你聊完以后我心里轻松多了。谢谢!”电话那头,一个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向志愿者们诉说着面对疫情时的焦虑、无助等情绪……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心理援助志愿者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聚拢,经过培训后成为市民群众随叫随应的“护心使者”。在热线回访中,志愿者们通过交流了解求助者的心理历程和需求困惑,耐心倾听对方的感受,适时对其进行心理支持与辅导,为他们送上温暖,守护心中安宁。求助者不仅感受到来自志愿者的关心、温暖和支持,而且通过沟通理清了想法,疏解了情绪,找到了应对之法,困扰得以解决,还感受到双清区心理志愿服务浓浓的“关护情”。

“心理咨询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安慰’和‘聊天’,不是‘替人决策’,而是‘助人自助’,不仅是让人开心,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心理上的成长。通过这次志愿服务,用自己的所学知识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感觉非常荣幸,我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规范开展心理疏导,尽心尽责完成各项任务。”心理援助志愿者李琳表示。

众志成城,防疫护心。截至4月29日,心理援助志愿者累计为集中隔离等群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800余人次,解释疏导780次,跟踪回访61次,解决问题 20余个。


weixin

扫码关注

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官方新浪微博

扫码关注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