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首先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同时向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同青年学生一起就座,认真倾听并参与讨论,对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一直以来,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现在思政课教师还要肩负“培根、固本、铸魂”的使命,责任重大。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要有学识魅力,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思想要有境界,语言也要有魅力,从教师的话语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和学识。要自觉做到修身修为,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像王阳明那样“诚意正心”“知行合一”,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三个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奋斗历程的见证,党的伟大精神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党的百年历程始终不变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执著的追求奋斗、无私的开拓奉献、宽广的家国情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因此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引导教育广大青年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以纪念五四运动为契机,看望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和学生,勉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好青年一代,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的重要讲话,聚焦时代主题,勉励青年学子为新时代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而奋斗,推动人才培养与伟大事业同步推进,统筹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将让更多的青年学生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
(作者工作单位:安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